原标题:从农业县到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超万亿
昆山:产业为基垒筑“第一高峰”
一秒钟, 2台手机完成生产;一秒钟,1颗芯片完成封测;一分钟,1块屏幕发往终端;每三杯咖啡,就有近两杯的咖啡豆来自这里……在昆山,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奇迹。
踏入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昆山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2亿元,“逆袭”为2023年的5140.6亿元,翻了超2000倍。从荆棘中走来、在实践中摸索,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使这里的产业技术创新、园区迭代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条与时俱进的“昆山之路”自带光芒。
这条“昆山之路”,最底层的“路基”就是产业。无数产业的闪光印记让昆山这座城市在苏州、省内乃至全国拔得头筹,树起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标杆”。从历史碎片中、在当下维度里,我们来看昆山,这个曾经的“末等生”,如何在争当产业创新发展的县域示范进程中一路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拔寨。
夯实产业家底
“小六子”逆袭“第一县”
谁能料到,四十年前一个只生产稻麦油和鱼虾、工业产值只有兄弟县市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农业县,如今会逆袭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市。
彼时,1978年前后,作为典型的“鱼米之乡”,昆山每年上缴国家商品粮三四亿公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周边县市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昆山发展慢了半拍,落为大家口中的“小六子”。
昆山人深感巨大落差,亟待寻求改变。但昆山一直是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还面临“五缺”问题:缺资金、缺项目、缺产品、缺技术和缺人才。一时间,要不要发展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怎样迎头赶上,成为昆山上下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
不过,这也“倒逼”昆山人解放、统一了思想。一个石破天惊、毫无先例的决定随之诞生:昆山要自下而上、自费开发工业小区!乘上改革开放的时代东风,昆山提出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
背靠上海“借东风”,昆山所缺乏的要素,恰恰是上海的长板,而昆山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又能补上海之短,加之昆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双方联合必然优势互补。
也正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风风火火”的昆山人联系上了上海金星电视机厂,希望能在昆山设分厂,这在当时几乎是天方夜谭。经过一周谈判,反复跑了四五次上海,时任昆山县县长吴克铨与对方达成了协议,当即着手建厂房,项目当年破土动工、当年竣工投产、当年获得效益,不到三年税后利润近1000万元。
联营成功后,昆山人的视角一下子打得更开,步子也迈得更大了。听闻日本客商要在苏州投资建厂,吴克铨当即坐车从昆山赶到苏州,从上午磨到下午,终于让苏州轻工局局长松了口,答应请这家企业“破例”考察昆山。
邀请的这位客商,就是日本苏旺你公司的老板三好锐郎。经过反复比较和勘探现场,昆山与苏旺你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但签了字,却只成功了一半。由于这是省内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手续办理过程异常复杂。时任昆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宣炳龙今天到苏州,明天去南京,还多次上北京,整整跑了102趟,盖了378个章,小面包车没空调,就在车厢内铺上报纸浇水降温。
靠着这股不服输、不罢休的劲头,苏旺你第二年就正式投产,两年就创汇358万美元。因为发展势头良好,苏旺你4年后决定增资100多万美元,省内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苏旺你手套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如果没有独资苏旺你的模式,何谈顺昌纺织?”宣炳龙曾回忆起顺昌纺织的落户故事:1989年6月,4位台湾人到东莞考察投资事宜,因飞机停运,他们想去别的地方转转,正巧其中有人的亲戚在昆山。机缘巧合下,他们辗转到了昆山。第一时间察觉到机遇来临的宣炳龙,在了解客商的想法和规划后便亲画图纸,承诺为他们盖8000平方米厂房。仅4个月后,“君子协定”全部兑现,顺昌纺织作为首家台企落户昆山。顺昌纺织的成功试水,引来了顺隆、顺发、顺丰、顺进等一批台商,形成了著名的“葡萄串效应”。
在发展的时间长河里,一家家企业在昆山投下信任票,就是昆山经济“农转工”的加速器、“内转外”的原动力、“散转聚”的参与者、“低转高”的主引擎、“大转强”的践行者。
凭借长远的眼光,昆山才能有底气与企业历经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洗礼,并实现产业“弯道超车”。这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打下电子信息产业的地基、在本世纪初就率先启动布局光电产业。时至今日,昆山“卡位”布局了小核酸、先进计算,并无中生有架构起一条拥有咖啡、巧克力、酸奶、果汁、面包等香气四溢的高端食品产业链,产业在不断夯基垒台中厚积成势。
如今,星巴克、瑞幸咖啡、中科可控、群启科技等旗舰项目吸引行业关注,立讯精密、友达光电、三一重机等行业龙头深耕发展,清陶能源在固态锂电池领域独树一帜、泽璟制药成为全国第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首发上市的企业……从“磨破嘴皮子”引进一家手套企业,到如今昆山产业多点开花,从产业转型升级上,不难看出昆山的这条“进击之路”。
2023年,昆山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3亿元,连续第三年突破万亿元。全市形成了3家千亿级特大企业、10家百亿级骨干企业、129家十亿级“专精特新”企业、1057家亿元级企业的企业矩阵。
布局“2+6+X”产业
高原之上再筑高峰
根据本地实际,抢抓战略机遇发展产业,昆山实现后来居上,铸就起中国县域经济“第一高峰”。
昆山市委书记周伟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中曾这么说过:“有朋友问我,昆山吸引外资最大的底气是什么?我们感到,产业链优势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的确如此,昆山人凭借对机遇的敏锐把握,巧妙地抓住了每一个“浪尖”。第一次,上世纪90年代,昆山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拆笔记本电脑”招商,坚持“缺什么、招什么”,至今仍保持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份额。
第二次,抓住手机智能终端发展机遇赢得黄金发展期,昆山形成近7000亿元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在,新一代智能穿戴产品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在带来第三次机遇。
怎样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昆山用一张“2+6+X”现代产业体系版图来回答:“2”即7000亿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3000亿级的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6”即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X”即以元宇宙、先进计算、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
风口来临,昆山当仁不让。8月18日,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江苏昆山城市航站楼的直升机载客航线开通。飞行25分钟,算上落地后接驳的25分钟,从昆山打“飞的”到上海浦东机场,1小时以内就能抵达。
“昆”鹏振翅,置身昆山花桥低空经济产业园的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多架大大小小的固定翼、复合翼无人机“星罗棋布”,低空经济之风拂面。作为产业园内的“链主”企业,时代飞鹏一经落地生根,15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便纷至沓来。昆山基本形成无人机全产业链闭环,上游以“设计研发+核心零部件”为核心,聚集泽志流体、苏州游鹰等企业;中游以“机体结构件+整机制造”为核心,聚集合朗航空、峰飞航空等企业;下游以“运营服务+应用领域”为核心聚集一批科技型企业。
发展像低空经济产业园这样的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为的是让产业链条“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这也是昆山在当下应对风险挑战、抢抓发展先机的关键举措,更是昆山破解要素瓶颈、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而昆山无中生有硬生生架起的一条千亿级咖啡产业链,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我们手边正在喝的咖啡,约六成的咖啡豆都在昆山烘焙。方圆几公里内,星巴克、瑞幸、亿政等40家国内外咖啡企业齐聚一堂——这也是昆山获“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称号的实力象征之一。
昆山不种咖啡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市场,从上世纪用“脸盆装咖啡”到站上千亿级“咖”位,昆山用不到四十年时间,让咖啡豆贸易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到品牌销售、咖啡设备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流程实现“无缝衔接”,更是囊括了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全国60%以上的生豆进口量。
点点星火,汇成熊熊火炬。一个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昆山“多点开花”,吸引一批批人才、项目落地,也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链式反应”。包括咖啡产业园在内,元宇宙产业园、先进计算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业创新园区错落分布。到2026年,昆山将打造5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实现园区总营收超5000亿元。
以一盘棋思维“风物长宜放眼量”,眼下的昆山,正一着不让推动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延伸、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拓展、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发展“三个转型”——实践证明,抢抓机遇,不仅需要义不容辞的使命感,更需要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先人一拍的紧迫感。
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 浪潮奔涌不息
历经“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等不同发展阶段后,昆山如何进一步抢占赛道、制胜未来?
高举科技创新大旗!创新好比奔腾不息的江河,孕育生机,也孕育先机。如何衡量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我们可以先从企业看起——
众所周知,经营主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不断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昆山逐渐意识到,经营主体的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跳出传统发展模式和扭转观念后,“质”的飞跃来了:昆山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072家,这些企业分布在多个产业领域,成为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引领者。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不妨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带领团队创办的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来“窥一斑而知全豹”。
今年5月,搭载清陶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的智己L6上市。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锂电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搭载后新能源汽车最大续航里程可超1000公里,缓解了不少车主的“里程焦虑”。
目前清陶能源构建了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体系,申请国家专利1000多项,获授权700多项,还获评“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成果转化要成功,光有好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新环境、资源支持和发展土壤。”公司总经理李峥说,创业起步之初,多亏昆山开了“1亿元资助人才项目”先河,让清陶能源实现从“0”到“1”质的飞跃。
创新能为产业带来什么?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发展方能“领先一路”。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例,昆山集聚了960多家汽车全产业链优质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至少有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卡位入链,形成产值超150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群。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昆山早在2019年就瞄准自主可控发力点,启动实施昆山市祖冲之攻关计划,通过“揭榜挂帅、难题招标”等形式,面向国内外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组织等发布企业需求清单,在攻克技术难关、破解关键瓶颈、掌握核心技术上持续发力推动创新资源互通互享。目前,昆山累计实施祖冲之攻关项目692项,开展祖冲之攻关计划产学研项目884项。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科技创新深度随之加大,依靠传统单打独斗已难以形成战斗力,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把创新资源要素更好地聚合起来、协同起来。基于此,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昆山布局组建创新联合体,引领产品创新,带动产业壮大。
每天上万箱货品出库入库,如何让空间利用最优化?为满足客户与日俱增的需求,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便牵头组建苏州市供应链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凝聚合力打造“会思考”的供应链。这之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负责分布式框架设计和开发,飞力达则汇集仓储搬运系统和解决方案,打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供应链人工智能决策大脑。
行走昆山,时刻都能感受灼人的创新热浪,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夏驾河科创走廊、花桥国际创新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等一批平台、项目串珠成链,226家科创载体你追我赶,科技招商如火如荼。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动能勃发,创新 浪潮奔涌不息,鼓舞着昆山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