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5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了动人心魄的光芒。千年风霜难掩诗仙风采,李白的故事从未中断,人们对李白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
“李白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现场。记者 胡乾亮 摄
千年一瞬,今再聚首。10月13日,“李白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李白文化研究专家,围绕李白文化的时代价值、家国情怀等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推动李白文化大放异彩。
此次活动作为口子窖·第36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的主要活动之一,由中国李白研究会和诗歌节组委会共同主办,中国李白研究会办公室承办。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诗仙’,实际上他还被很多人认为是‘百代词祖’。”研讨会上,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辛晓娟重点讨论李白对于词的影响。她说,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菩萨蛮》《忆秦娥》等最早期成熟的词作品,有很大可能也是李白所作。
李白所作辞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其崇高的历史地位,他接续捍卫了乐府民歌的诗歌传统,成了无数墨客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将他视为一座里程碑、一根标杆去研究,我想能更全面地确立他在文学史上的节点意义,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们都爱李白。”辛晓娟说。
“这一次,我给李白带来了礼物。”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海滨笑着说,往年来马鞍山,在李白墓前只是敬一杯薄酒凭吊仙贤。今年,不仅敬上了一杯酒,他还带来了自己最新的学术著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白的长安道》。
“我在书的扉页里写下‘诗仙李白醉赏’。”在海滨看来,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研究李白的学术传承作品。
“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影响力,不局限于中国,也拓展到世界范围特别是周边国家,是超越时代、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教授沈文凡说道。
近年来,沈文凡围绕李白的作品以及李白诗歌所呈现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当前更是把研究目光聚焦在李白文化如何影响亚洲文化圈等方面。
在沈文凡看来,李白诗歌所呈现出的文化特性,不仅受到国内群众的喜爱,在国外的文人学者以及普通群众当中也有相当多的“粉丝”,“李白”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大家追慕向往的文化符号,这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同样,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科技大学教授阮堂明也认为,李白文化最能体现文化自信。他说,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涌现出许多耀眼的文化名人,但最有豪迈气概、最能体现文化自信的就是李白,这些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千古名句中就能看出。
阮堂明认为,李白诗歌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与新时代背景下呼唤文化自信的需求相契合,这也是时隔千年,我们研究李白文化的意义所在。
李白文化博大精深,如何传承和弘扬?马鞍山选择了以节为媒,以文会友。
海滨认为,马鞍山举办了36届诗歌节,精准地抓住了李白带来的“流量密码”。一年一度的诗歌节,研究李白的文化学者、国内外诗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马鞍山,本身就提高了马鞍山的关注度。
“连续36年举办诗歌节,把李白文化嵌入到城市文化战略中,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展示了马鞍山诗城形象,更把李白文化基因植入到每个生命体中,让李白文化在马鞍山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阮堂明说道。
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流中闪烁。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李白文化历久弥新,开展李白文化学术研讨意义非凡。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四川、山东、湖北、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李白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正是沿着李白足迹,通过举办诗歌节、研讨会的形式将后人联系起来。”辛晓娟说,现代人研究李白文化的过程既是一种致敬,也是在感受、领悟他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
“一个出生地,一个终老地,两地血脉相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王红霞诙谐地说,一个李白,把四川和安徽两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同样地,一个李白把安徽的5座城市巧妙地串起来了。”王红霞说,李白在马鞍山所留下的文化遗迹,马鞍山依然受益。
海滨认为,围绕李白进行的艺术探讨、学术交流,给马鞍山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形成了人和地之间的互动。这样一种互动,是李白与马鞍山在新时期的互相成就。
记者 王永霞 黄筱敏 杨正文 况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