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通讯员梅宁洒 林祥华 台传媒记者泮素珂
3月31日,走进巨力敖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只见机械臂跳着精密的“芭蕾”,技术人员正对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机定子生产线进行调试。这批设备是为国内某大型主机厂定制的扁线电机生产线,计划本周发往合作厂商的生产基地。
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税收增速42%、跻身全县制造业20强,这家年轻“潮企”用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8%的硬核公式,在智造赛道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
“目前我们看到的装备属于一条生产线的一部分,整条生产线运行后可以做到无人化全自动生产。”巨力敖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黎俊猛介绍,“我们的设备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厂商,在质量和运营效率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巨力集团旗下核心智能制造板块,巨力敖轩向客户提供驱动电机、马达及微电机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与整机装配线,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化产线设备正加速渗透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依托母公司36年行业积淀,企业通过整合欧洲技术团队,构建起“研发—测试—迭代”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目前巨力敖轩拥有专利数量91项,发明专利24项。
“我们专注非标设备的生产,即根据客户需求或自身特点自主设计功能,进行定制化调整,这对我们的研发能力和工程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巨力敖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晓华介绍,公司拥有超百名的工程师队伍,核心成员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2年。
技术突破为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巨力敖轩的客户名单上,赫然陈列着红旗、吉利、法雷奥、博格华纳等国内外行业巨头。“我们不做标准化设备,而是为客户提供‘成长型解决方案’。”刘晓华透露,这种深度绑定模式,使企业在新能源电机铁芯、扁线绕组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突破23%。数据显示,企业2024年新能源设备订单占比达78%。
在市场竞争中,巨力敖轩还创新性地将售后服务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企业承诺“2小时响应、24小时到场”,并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将服务过程转化为技术迭代的“活教材”。正是这种陪伴式创新,让企业收获92%的客户复购率。
2025年,巨力敖轩正谋划更大布局,企业预计扩建2000多平方米厂房以满足生产需求。“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机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刘晓华表示。从传统制造到智能装备,从区域市场到全球布局,巨力敖轩用创新诠释了“变道超车”的真正内涵。当技术、市场、服务形成良性循环,当人才、资本、政策产生协同效应,这家年轻企业正在三门湾畔打造新的“智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