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资源保护、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任务,这也是我国近年来首次专门就中药质量和中医药产业作出系统性战略部署。值得关注的是,《意见》多项部署与亳州市“十四五”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及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路径高度契合,为千年药都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市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的出台,为我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指引。我市将继续抢抓机遇,推动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向着世界中医药之都加速迈进。今年,我市将努力在中药材种植、中医药产业数智化、中医服务能力等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力争2025年全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到2300亿元,规上医药工业产值突破550亿元。

《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2024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7.08万亩,中药材种植产值47.64亿元。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50.07万亩。同时,我市着力保障种源品质。高水平建设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构建亳菊、白芍等中药材组培生产体系35种,年产第一代种苗1000多万株,在地扩繁能力2.5亿多株。我市着力完善科技服务,组建中药材种苗繁育技术等四大科研团队,开展种质资源、种苗繁育、绿色种植等研究课题18项,编制决明子、紫菀、白芷等中药材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导则3种,与《意见》强调的“鼓励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获得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战略呼应。

在产业升级方面,《意见》强调的“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中药制造品质”“培育名优中药品种”“推进中药科技创新”等,与我市正在推进的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规划形成战略共振。去年以来,我市加快中医药制造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现有规上医药工业企业217家,2024年全年共有6家企业规模突破10亿元。同时,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提升,支持医药制造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意见》中提出的“推动中药开放发展”“完善中医药国际合作机制”等,与我市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国际化战略形成合力。目前,我市已连续举办40届亳州药博会,成为全球中医药领域金牌展会,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理事会秘书处永久落户亳州。同时,我市大力支持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济人药业疏风解毒胶囊在新加坡完成注册,成为我省首个出海的中药专利药。2024年,我市中药材进出口达7.7亿元,其中出口为6.6亿元。

围绕《意见》强调的“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等,近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服务力供给力持续增强。全市92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服务,实现中医药服务基层区域全覆盖。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现有中医师2976人,其中通过高级职称评选166人。(记者 赵琳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