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冷空气卷起雨水落下时,丽水正沉浸于热烈欢闹的海洋。
练习礼仪、布置补给(医疗)站、打磨表演细节……3月30日凌晨4时,“小水滴”志愿者们打破夜的宁静,为2025丽水马拉松做准备。6时30分,赛事准备区已是人声鼎沸,慢跑、拉伸、检查装备,选手们纷纷进行赛前的最后准备。
上午7时,发令枪响,市区处州公园南侧,2万名跑者如潮水般涌动,欢呼声激荡人心,2025丽水马拉松正式开跑。
这场由中国田协认证的A1类赛事,以“春风百里,丽水有你”为主题,将竞技、生态与文化编织成一首动感的城市交响曲。
冲刺在前的专业选手,挑战自我的年长跑者,温暖阳光的残疾人跑团……身份各异、方向一致,选手们穿风越雨,跑出了进取的风采。
从处州公园延伸,丽水马拉松赛道串联起瓯江绿道、南明湖、丽水市水上运动中心等标志性景观,沿途绿树成荫、溪水潺潺。一位来自杭州的跑友感叹:“每一步都像跑在画中,空气里都是负氧离子的清甜!”
尽管气温偏低、雨水不停,开赛仅1小时9分31秒,半程马拉松就迎来了冲刺撞线,来自丽水云和的毛宁康摘取男子组冠军。“现场观众很热情,让我感觉很有力量!欢迎外地的朋友来丽水游玩,也欢迎大家明年继续报名丽水马拉松,一起让丽水的体育氛围越来越好!”毛宁康说。
开赛1小时22分10秒,半程马拉松女子组迎来第一位撞线者——来自丽水庆元的选手吴燕丽。选手Samuel Kalalei和GARBA EMABET SHIBIRU分获全程马拉松男子组和女子组冠军,成绩分别为2小时30分32秒和2小时46分59秒。
街舞串烧、禅舞表演、古筝演奏等37个音乐加油站覆盖全程,选手们奔跑在集城、山、水、景于一体的美丽赛道上,在动感活力的音乐中,体验绿水青山勾勒出的生态魅力,用脚步领略秀山丽水的绚丽多姿。
赛道旁,市民欢呼雀跃,喝彩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展现丽水人民的无限热情。
赛事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精密布局。丽水成立专项筹备组,下设竞赛、安保、医疗等小组,从交通管制到赛事救治,无一疏漏。赛道沿线,23个医疗站、26辆救护车、直升机救援严阵以待,222名医护人员与690名医疗观察志愿者织就一张生命守护网,为选手在低温有雨的环境中冲刺佳绩保驾护航。
完赛奖牌是今年赛事的一大亮点。采用世界非遗龙泉青瓷工艺,奖牌以“绿水青山”为意象,借鉴蛇年的造型,凸显2025年的元素,釉色如瓯江碧波,既承载马拉松精神,也凝结了丽水的生态基因。
此外,丽水马拉松还以赛事为窗口,立体呈现文旅资源。在高铁站,畲族姑娘们以银饰叮当的迎宾舞接站,让选手们未开跑先醉心于地方风情。“文化的魅力让人难忘!”不少选手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场文化初遇。而在3月29日至4月29日期间,所有参赛选手凭号码布可免费游览古堰画乡、百山祖等23家核心景区,更好地走进丽水、走近丽水。
全城嘉年华,全民狂欢节。举办了七届的丽水马拉松,早已超越了赛事本身的含义,可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又应当是什么呢?
下午2时30分,当记者再次来到赛道寻找灵感时,路边一位环卫大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瞧着四十多岁,鬓边有些许白发,她说:“我就是个老百姓,说不上来啥感受,就是觉得清冷的天气里看到热闹的马拉松,很开心。”
从志愿者到选手,再到加油喝彩的围观市民,丽水马拉松的每一步风景,都是属于大众的狂欢。
“城”为人而建、“市”因人而兴,“人→从→众”的“小确幸”汇聚成了城市发展的追梦路。当选手们跑过风雨,“看见”逐梦的心灵彩虹,丽水也就因此获得了发展“活力”。这份活力,彰显于马拉松,同时又藏于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烟火日常。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丽水马拉松,穿越风雨,奔跑向前,永远在逐梦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