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黟县宏潭乡依托资源优势,抢抓机遇,顺应“山水村夜宿”文旅产业新趋势,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各项试点工作,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着力将旅居产业培育成为乡村振兴新产业。
盘活资源,多头并进发展旅居乡村。宏潭乡利用旅游资源优势,紧跟旅居乡村发展趋势,以五溪山景区和杨林村为重点,以两大盆地为基本面,打造“V”字形全域旅游新格局。突出五溪山景区核心区域,配套开发五溪山露营基地山止川行项目,拓展溯溪露营、亲水徒步游和杜鹃花海、油菜花海、黄花菜花海“三花”赏花游。服务支持“不事山外”度假酒店木屋建设,开发160亩黄花菜花海基地及发展亲水体验项目落地;结合村庄特色,深入挖掘历史、农耕等文化元素,将其融入乡村建设,着力传承乡村文脉,重点围绕五溪山、来龙山、传统村落竹溪村、宏潭村、汤田古道精品片区,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修缮汤田古道,修建古桥、古亭、石板路,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实行整体规划、连片打造,逐步打造农旅结合的全域康养旅居业态。
因地施策,乡村旅游多点发力。在《黟西北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引领下,宏潭乡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业态。积极引入社会主体,因地制宜,注重突出特色、培育亮点,深入挖掘和提炼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建成茗品塘田、悠涧佘溪、龙灯宏潭、蜜桃杨林等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休闲旅居乡村;不断完善五溪山景区、杨林村等景区旅游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自驾运动、康养旅居等游客提供更加宜游宜居的场景;筹备举办蜜桃采摘节、宏潭豆腐美食节和汤田古道徒步大赛,并通过“特色活动+持续宣传”方式,打响宏潭文旅新品牌。
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带动群众共富。以219省道主轴线沿线星罗棋布的村庄和民宿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召集乡域内各家特色民宿、有闲置农房的农户召开户主会,盘活闲置农房,整合山水林茶等特色资源,引导民宿民房从仅提供住宿餐饮转变到提供以住宿为基础的农村生活体验上,在党组织带领下抱团发展。截至目前,宏潭乡已整合乡域民宿7家,直接从事乡村旅游产业就业人员30余人,共接待食宿游客300余人次、短途游玩避暑游客1000余人次。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水蜜桃、黄花菜、豆腐乳等特色农产品的运输、加工和销售更加便利,促进村集体经济农产品销售额达30万元,还形成了集休闲观光、生态康养、娱乐采摘等于一体的多元休闲产业链,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