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洪声嘹亮

洪声E评 | 向海图强!奋力推动“蓝色经济”行稳致远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了《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此次历史性突破,不仅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大里程碑,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海洋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正以其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

“蓝色经济”成绩亮眼,彰显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海洋经济主要依托海洋空间和资源进行服务生产,从传统渔业到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相继崛起,我国海洋经济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投入高消耗模式到绿色智能化发展的跃迁,交出的“成绩单”也十分亮眼。数据显示,我国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港口规模、水上运输、船舶建造、渔业产量等指标稳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无论是“梦想号”“华清号”“奋进号”的高歌猛进,还是深海复杂地形高机动行进、高端油气钻井、智能精细控制等技术的持续攻关,或是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的构建,都证明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大有可为。

点亮海洋经济意义重大,要持续驱动“蓝色引擎”。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有助于促进形成海陆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海水淡化规模化供给有利于解决部分沿海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现实问题,海上城市建设能有效缓解城市拥堵、丰富旅游资源;深海挖掘作业对生物、矿物的发现和资源转化有望为众多产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同时海洋拥有潮汐能、风能、天然气等丰富的绿色能源,以海洋能、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可以说,持续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空间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蓝色经济的规模将达到约3万亿美元。我国海洋经济总量有望在2025年达到13万亿元,并在2030年前突破20万亿元,占GDP比重有望超过15%,将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入海”拥抱新质生产力,抢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是提升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政府要充分发挥“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健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金融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为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重点推进高结晶PET共聚酯、高性能生物基环氧树脂等关键项目研发,破解能源转换、深海探测等系列“卡脖子”核心技术。大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海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打通科技研发和落地转化之间的“中梗阻”,加快海洋数字孪生、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应用,推动海洋生产服务、海洋装备制造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着力建全建强“蓝色粮仓”“蓝色药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继续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海洋渔业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合作,筑牢“海洋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我国海洋经济迈向更高台阶。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海洋经济这艘巨轮将会驶向更加广阔的远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

供稿:东双沟镇(张敏)

原标题:《洪声E评 | 向海图强!奋力推动“蓝色经济”行稳致远》

阅读原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76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