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璧县依托传统戏剧、曲艺、音乐、传统技艺等资源,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全方位挖掘非遗资源。该县相关部门深入全县20个乡镇(开发区)调研走访,广泛搜集非遗线索,挖掘非遗资源,进一步完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一项一人一档的数据库建设。同时,根据挖掘搜集的非遗资源,立足传统文化,坚持特色优先,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以此推进非遗传承和保护。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和省市级保护项目20个,县级保护项目76个,确立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60人。
多举措开展展演活动。该县立足乡村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创作、自办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结合全县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曲艺展演、民俗展演、群众文艺展演、乡村春晚等活动,通过自编自演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倡导乡风文明,促进村级文化阵地有效使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村文化繁荣。
多方法推进技艺传承。自2019年启动非遗传承人技艺传承采录工作以来,该县完成省级项目“灵璧琴书”著名传承人高小眼琴书表演的采录工程,以音像形式全方位记录其从艺经历和艺术成就。积极推动筹办“灵璧非遗学院”,将泗州戏、磬石雕刻、唢呐、钟馗画、钟馗剪纸等特色项目列入专业课程,聘请相关项目传承人授课,提升非物质文化职业化专业化培训水平。
大力度推动文旅融合。结合灵璧县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借助县内文物景点等,强力打造灵璧奇石文化、钟馗文化、楚汉文化,建成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钟馗文化园等。通过项目挖掘、整合、包装、优化、提升,逐步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化。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四星级酒店1个、四星级农家乐1个、三星级农家乐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