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绿邮包“驮”出幸福生活
中国邮政滁州市分公司邮递员毛树成37年投递的故事
采访对象:毛树成,55岁,中国邮政滁州市分公司员工
1981年,18岁的毛树成一头扎入邮政员的队伍,从投递信件、电报,到揽储、安装电话,再到如今的快递包裹业务,37年的投递生涯,他从邮政的视角,见证了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也凭借着实干的精神,成为如今年收入近20万元的基层邮递员,家境殷实,生活幸福。
1981年,18岁的毛树成,一辆自行车上挂上两个绿邮包,成为黄泥岗乡(今黄泥岗镇)邮电所的一名邮递员。“当时整个乡就我一名邮递员,每天平均要送的信件和电报有150件。”毛树成要跑遍全乡的村子,早晨6点出门,一趟下来60公里的路程,吃午饭的时候就能回到所里,不耽搁下午的分发工作。做邮递员,毛树成最怕下雨,“当时乡里通往村里,大都是土路,下路两腿泥巴不说,自行车还不能骑了。”遇到下雨天气,毛树成将邮包往肩上一挂,靠着两条腿,将电报和信件,送到收件人的手里。一个月辛苦下来,每个月几十元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1986年,由于工作踏实能干,毛树成成了乡里邮电所负责人,除了要承担管理工作外,邮递员的工作也不能落下。虽然工作辛苦且日复一日的重复,毛树成从中嗅到了改革的气息。工资机制从“大锅饭”的固定工资,开始向多劳多得转变。80年代末,邮电所开始了揽储的业务,完成任务还有较高的提成。毛树成利用走村入户认识村民多的优势,给所里拉来不少存款,他的收入也从每月几十元飙升到每月数百元。上世纪90年代初,安装固定电话的业务兴起,“我们所里就一个线路员,高峰期平均每天要安装15部电话。”电话安好后,毛树成心里有点失落,邮包里私人信件变少了,电报消失了。时代的变革,也影响着毛树成的生活,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工资蹭蹭往上涨,心里乐开了花。前几年,毛树成又将摩托车换成了小汽车,工作也调换到滁城东大街邮政支局,每年将近20万元的收入,让他很知足。
通信从信件、电报,到如今的手机电话;交通出行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如今的小汽车;工资收入从月均几十元到现今的近万元,37年间,毛树成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变,他既是市场开放的见证者,也是改革浪潮的弄潮儿。“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体制,就没有如今的好生活。”毛树成说,在改革的进程中,他收获了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