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首页>地方频道>滁州>要闻

滁州:百万村里年味浓

  女人备菜,男人掌勺,孩子则在一旁认真地剥葱扒蒜,1月21日,在来安县半塔镇高山村村民相广友家里,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准备年夜饭,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话着家常。炸丸子煲鸡汤的香味,和着欢声笑语从贴着对联窗花的门窗中飘出,传递着一家人的幸福年景。

  “这些年,村子里一天一个样,开了工厂,修了光伏电站,还建了大棚,村里越来越好,搭上村里产业发展的顺风车,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相广友说。

  高山村地处来安北部,长久以来,大多村民以传统农业为生,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000余元,2014年,被来安县列为贫困村,为了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该村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和政策,用足用好扶贫资金,引进好项目,使这个昔日贫穷的小村庄渐渐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百万村的华丽转身。

  2016至2017年,该村陆续建设3个村级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带来每年近40万元的收益;2018年至2019年,7个蔬菜大棚建成,脱水蔬菜加工扩建及配套设施项目落地,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近60万元的收益;2020年以来,冷库、烘干房等项目也陆续落地,到2022年,高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153万元。

  一个个好项目,不仅给村集体增加了收益,也让村民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脱水蔬菜厂投产后,原来一直在家带孩子的张大妈也穿上工作服,成了一名产业工人。“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减轻了家里的经济压力,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心里也更有底气了。”张大妈说。

  瞅准蔬菜厂大量收购原材料的商机,相广友承包40亩旱地种起了紫薯,“工厂统一收购,一亩地产值3000多元,每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相广友说。目前,该村订单种植面积达300余亩,预计每年可为农户带来100余万元稳定收益。

  “村子发展得好不好,最终还是得看村民们有没有过上好日子。”高山村党总支书记张在兵介绍,为了让村集体经济发挥更大效益,让全体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村里每年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改善生产条件。

  高山村是一个农业村,以往,每到耕种季节,村民都要自筹费用用于挖渠清淤、提水灌溉,每亩地的灌溉成本约为50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村里每年根据情况拿出专项费用,为村民修筑机耕路、配套涵管、挖渠清淤。2017年以来,陆续打了85口机井,帮助村民发展稻虾共作产业,使每亩地的产值增加了近2000元。

  2022年,皖东大旱,原本供应双塘、戈岭、何郢、罗庄等几个村民组2000余亩农田灌溉的水库见了底,为此,除了政府拨付的19.5万元,高山村又拿出30余万元,新建抗旱机站,保障这200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罗庄村民邢喜有家的30亩水稻属于偏远地块,距离机站1000多米,“眼瞅着就要到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一滴雨也下不下来,我家的地离机站又远,打水也困难,那几天,我急得嘴角都起了大火泡。”邢喜有回忆道,关键时刻,村里调来了5台水泵,通过层层调水,给邢喜有的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看着清澈的水流汩汩流进田里,老邢紧皱的眉头变成了舒展的鱼尾纹,“丰收有指望了!”因为供水及时,经历大旱之后,村里的农作物丝毫没受影响,比2021年增产5%左右。

  为了让所有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该村每年拿出8万余元,用于全体村民分红,拿出6万元用于除草、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等,此外,还为上幼儿园到高中的孩子们提供文具,为大学新生购买行李箱……

  村里的变化让村民们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生产道路村里修,提水钱村里给,孩子的文具村里买,村里的发展让我们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了。”相广友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5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