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滁州市乡村振兴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两缩小、两确保”,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以提升“百亿小岗”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示范带动为牵引,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突出巩固成果,聚力抓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深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实网格化监测和部门筛查预警机制,实施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动态清零。有效应对疫情等风险影响,防止因疫因病返贫致贫,最大程度保护脱贫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突出持续增收,聚力抓好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支持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地区布局一批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做好优新“土特产”文章,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农民群众稳定增收新引擎。加强技能培训,推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促进脱贫地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123个出列村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突出内生动力,聚力抓好“五大帮扶”。抓实联系帮扶,健全完善市级领导“1112”联系帮扶制度,健全完善“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长效机制。优化定点帮扶,督促市直帮扶落实帮扶任务。助力驻村帮扶,提升驻村干部业务水平。落实县域结对帮扶,打造县域结对帮扶特色品牌。推进社会帮扶,开展“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帮扶和“聚社力·兴乡业”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行动等。
突出建管效能,聚力抓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合力推进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方式,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乡村人才支撑,鼓励返乡青年等参加乡村工匠技能培训,加大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注重数字赋能提效。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加强与南京市对接合作,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强化支撑保障,聚力抓好重点工作。优化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真正管好用好衔接资金,提高使用绩效。加强项目谋划建设和运营管护。强化金融支持,开展“富农产业贷”试点,推广运用“防贫保”综合保险。持续完善“四访联动”机制,贯彻“一改两为”要求,持续提升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