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首页>地方频道>滁州>要闻

滁州:科创之火正燎原

  一条条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一个个高性能抛光机高速转动,一台台设备在程序控制下精准运行……日前,走进滁州来安经开区安徽立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立式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生产车间,科技感扑面而来。公司研发部副经理张继凡告诉记者,经过研发团队持续科研,目前已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在0.02微米的镀膜上进行抛光,填补了国内这一细分领域的空白。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创新体系建设为支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手段,像立光电子这样的创新成果在我市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聚焦四链融合、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创新投入,不断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双创”基础越来越稳,“双创”氛围越来越浓,“双创”环境越来越优。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市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奋楫争先、笃行不怠。在二季度全省“赛马”评议中,我市科技创新指标首次评比便拔得头筹,经济运行更是连续6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

  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紧紧围绕《滁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目标任务,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优化科技服务、完善政策体系等举措,不断推动创新驱动提速增效,让项目和企业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高位推动强势开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并作出全面部署,每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成立书记、市长挂帅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在科技局设立市创新办,统筹推进实施。

  科技创新需要载体,平台是关键。我市紧扣“八大产业链”,按照一个产业链建设一个研发平台、一支基金的工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壮大高新技术产业。1至6月份,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2%,居全省第3位。积极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科大硅谷等大院大所开展合作,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技术研究院。据统计,目前已累计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7家。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离市场最近,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创新的意愿最强烈。”我市紧扣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这个主线,聚力关键环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支持政策,出台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市本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0%用于企业。对全市研发投入百强企业、研发强度超10%企业,给予研发投入新增部分3%、5%奖补,发放奖补资金2300万元。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和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两清零”行动。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两批共推荐省科技厅高企458家,科小1360家,均居全省前列;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清零企业115家,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清零企业32家,分别完成目标任务数的92%、84%,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5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以上,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位列全省第三,正崛起成为助推滁州经济发展的“实力担当”。

  以生态创新厚植发展沃土

  参天大树,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创新力量,源于优良的生态。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还取决于创新环境。

  “生物医药类的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具有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政府先后给予了房租减免、住房配套、经费补贴以及人才和研发项目申报等多项扶持政策,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2020年成立的滁州釉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杨鹏带领研发团队通过生物组装仿生技术构建牙齿自愈合修复机制,在科研方面取得新突破。其团队先后入选来安县第二批“新苗计划”产业创新团队、滁州市第四批“113”产业创新团队,成功申报了安徽省第十五批“115”产业创新团队,为公司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良好环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地方发展最大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滁州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全周期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做好服务、扶持发展,交出了一份真心为企、真情帮扶的满意答卷。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创新的重要保障,我市出台《滁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暂行)》,聚焦高校成果转化、企业技术交易等方面,细化梳理相关政策,安排专项预算资金,对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进行奖补。同时,支持滁州学院在来安县、天长市、明光市等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与当地企业深入合作。

  有利的社会环境是创新的沃土。我市狠抓助企纾困,坚持每月召开企业家早餐会,每季度召开营商环境分析会,每年召开考核总评会。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建立“科技副总”“企业家绿卡”“一企一警”等帮扶机制,开设12345热线“企业诉求1号键”话务端,创新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深入联企、深度助企”系列帮扶活动。

  市科技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组建9个服务团,对口包保县(市、区)和园区,开展科技型企业大排查服务行动,摸清企业生产、研发活动底数,宣传政策、找准差距、补齐短板。选派双链专员、技术经理人深入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围绕合作共建,我市还深度参与长三角协同创新。与上海市杨浦区政府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探索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打造“研发制造飞地”等;同时,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区域创新发展、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共同发展新格局。

  以人才创新激发内在动能

  人才,是科技创新关键因子,这在安徽博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福全博士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政府在其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全方位帮扶,仅科研、人才、项目等奖补资金就有近2000万元。短短几年,宋福全就带着他的科研团队陆续研发上马甲基铝氧烷和前驱体材料项目,广泛用于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光伏等领域,有的实现了进口替代。

  科技创新,离不开宋福全这样的创新型人才,更离不开“创新土壤”。近年来,我市坚持错位竞争,坚持以产引才、以才兴产,让“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通过设立2.5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滁创新创业项目,共累计引进人才团队90个,扶持项目32个、投资金额超1亿元。其中,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项目18个、获省级扶持资金9100万元。探索实施“企业张榜、中介揭榜、政府奖补”引才机制,去年12月面向全球发布“四海招贤”榜,意向引进97名、年薪50万元以上高层次人才,已引进空调制冷、新材料研发等领域22名高层次人才。

  广发“求贤帖”、寻觅“揭榜人”、攻克“技术关”,赋能滁州高质量发展。我市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型抓手,聚焦“四链融合”,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创新投入,算大账、算长远账,实施“满天星人才计划”,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系列活动,开展“千企百校”校园招聘,累计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08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在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建立了10家“人才研发飞地”,实现“创新研发在外地、产业落地在滁州”。上半年获评省级产业人才团队、人才项目数均居全省第一,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均居全省前列。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为此,我市优化人才生态,强化科技人员保障,解决高层次人才购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和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让更多人才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获得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