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每到清明节,很多滁州人都会遵循传统、扫墓祭祖。滁州在线记者近日在琅琊山公墓采访时发现,今年清明期间,放鞭炮、烧纸钱等传统习俗依然存在;然而,鲜花祭扫、家庭追思、集中焚烧等文明之风正日渐兴起,鲜花祭扫正成为引领滁城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传统习俗依然存在
4月5日上午8时许,滁州在线记者在前往琅琊山公墓途中发现,数十个祭品销售摊点沿着学院路两侧一字排开,每个摊位上都摆满了充满迷信色彩的冥币、“元宝”以及“金山”。尽管墓区内外均悬挂着倡导“文明祭祀”、“低碳祭祀”的宣传条幅,但不少群众仍在争相选购祭扫用品。
进入墓区,一股股浓烈的焦糊味扑鼻而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走近一看,不少群众都在焚烧纸钱、燃放炮竹。“文明祭祀、低碳祭祀虽是好事,但放鞭炮、烧纸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一位扫墓者告诉记者,“看到附近墓区的人都在使用传统的祭扫方式,我们也只得随波逐流。”
文明之风正在兴起
虽然不少群众仍在使用传统的祭扫方式,但鲜花祭扫、家庭追思、集中焚烧等文明之风正在兴起。当天上午,记者在墓区内采访时发现,不少市民手捧鲜花前来祭扫。同时,在墓区建成的5个祭奠院内,不少本地市民和江浙沪等地的返乡群众正在排队实施集中焚烧。
“放鞭炮、烧纸钱不仅浪费,而且会污染环境。现在国家都在倡导节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位拿着鲜花、带着孩子的母亲在采访中说,“清明祭扫只是一种缅怀先人的习俗,我们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在记住传统习俗的同时养成‘厚养薄葬’的新理念。”
鲜花祭扫引领风尚
昨天上午,滁州在线记者再次前往琅琊山公墓采访时发现,昔日烟雾弥漫、鞭炮声鸣的墓区已恢复了宁静,前来祭扫的群众也大都手捧鲜花。纵观墓区内安放的31000多座墓穴,九成以上的墓碑上都放着鲜花或挂着花环,鲜花祭扫正成为引领滁城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据了解,为确保今年清明祭扫期间琅琊山公墓安全、文明、有序,琅琊山管委会联合市公安局、市林业局及市城管执法局等开展现场执勤;在祭扫高峰时段,市交警支队对学院路实行交通管制,市公交公司开通三条临时公交专线,有力地保障了清明期间群众祭扫平安、低碳、绿色、节俭。(皖东晨刊 李志情、计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