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要闻

2023年徐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恢复实现稳和进 高质量发展兼顾质与效

——2023年徐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2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责任担当,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有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和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呈现稳步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00.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0.9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622.3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4507.13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40.7:50.6。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粮食生产“二十”连丰

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含农林牧渔服务业,下同)总产值1364.90亿元,同比增长4.2%。粮食总产505.07万吨、较上年增加2.67万吨,实现“二十”连丰;粮食播种面积770.07千公顷,增加0.79千公顷,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均实现增长。畜牧生产保持稳定,猪肉产量34.44万吨、增长2.9%,牛肉产量0.99万吨、增长0.9%,鸡肉、禽蛋、生牛奶等产量均高于去年;生猪出栏433.55万头,增长4.2%。

二、工业生产稳中向好,主导行业稳定增长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8%;股份制企业增长1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8.4%;私营企业增长15.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6%;制造业增长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从“343”创新产业集群看,十个产业“七升三降”,除工程机械、医药健康、精品钢材产业产值下降外,其他七个集群均保持增长,其中绿色低碳能源、集成电路与ICT、高端纺织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1%、6.3%、38.8%。从产品产量看,纱、服装等轻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9%、8.7%;水泥、铝材等建材石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和11.3%;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多晶硅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31.1%和0.8%;起重机、挖掘机等机电产品产量分别下降3.5%和29.2%。

三、服务业持续恢复,生活性服务业增速较快

202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1%、15.2%、3.4%、11.8%、9.6%、10.2%。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5%。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8.9%、60.2%。

四、有效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发力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从新兴领域投资看,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3.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分别增长27.0%、249.7%。

五、消费需求稳步释放,网络零售较为活跃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5.12亿元,同比增长8.3%。从商品销售看,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销售商品中,服装鞋帽类、日用品类等生活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20.9%、26.6%,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等出行类商品分别增长5.3%、7.2%,书报杂志、办公用品等文化类商品分别增长98.4%、41.9%。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9.7%,占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达到14.5%,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六、对外贸易总体平稳,新兴市场运行较好

2023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07.6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总额997.42亿元,下降1.0%;进口总额210.18亿元,增长17.4%。从贸易方式看,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881.68亿元、增长2.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3.0%。从贸易市场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548.92亿元、增长11.7%,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5.5%。从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进出口下降0.9%,高新技术产品增长26.4%,农产品下降1.3%。

七、金融信贷增势稳健,制造业贷款快速增长

20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636.95亿元和1084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6.1%。按贷款期限分,短期贷款3096.34亿元、增长22.3%,中长期贷款7036.59亿元、增长15.0%。按贷款投向分,投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分别增长21.8%、21.4%、34.9%和12.3%,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9.5%和69.3%。

八、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23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89元,同比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96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5元、增长7.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6,较上年同期缩小0.03。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273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37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94元,增长11.1%。

九、居民消费价格微增,工业生产者价格回落

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六升二降”,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4%、0.3%、1.4%、4.5%、1.6%、3.5%,居住、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1%、2.9%。食品类商品中,粮食、食用油、禽肉、干鲜瓜果价格分别上涨1.2%、3.3%、3.1%、2.7%,畜肉、水产品、蛋类价格分别下降6.2%、0.6%、2.2%,菜价格持平。1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

2023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7.6%。12月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5%。

十、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3年底,全市工商新登记市场主体17.57万户,增长8.2%。其中,新登记企业5.85万户,增长11.7%;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1.67万户,增长6.4%。从快递行业看,全市快递业务收入50.34亿元,增长22.9%;快递业务量6.91亿件,增长33.4%。从就业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61万人,增长4.4%。

总的来看,2023年全市经济在承压中勇毅前行,较好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一体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着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持续增强徐州经济“稳”的基础、“进”的动能、“立”的实效。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4)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6)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徐州中心支行,外贸数据来自徐州海关,外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就业数据来自市人社局,贷款投向数据来自徐州银保监分局,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价格、居民收入、农业生产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1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