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首页>地方频道>温州>要闻

温州辖区海域已设置103座风电标志

12月26日,记者在2024年度浙江海区航海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积极创新手段,将智能航保与服务海上风电场相结合,通过多链路网络结合北斗通信系统等各项技术,为海上风电场打造了一套智能化“铜墙铁壁”。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辖区水域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海上应急清污等职责,辖区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福建东山的南黄海和东海海域,在浙江省内设有宁波航标处、温州航标处、杭州通信中心、宁波通信中心等4个正处级机构。今年以来,该中心向浙江沿海航行船舶播发中英文航行警告1678份、中英文气象信息696份。与海事监管部门联合开展水上无线电整治和联合巡航行动44次。

海上风电场作为《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浙江地区电力供需矛盾和改善电源结构,促进浙江省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据温州航标处处长邵红俊介绍,目前温州辖区海域已设置103座风电标志,为有效保障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和船舶通航安全,在施工期阶段在视觉航标基础上该中心形成了一套智能海事安全保障系统。

设备营运期阶段,该中心在原有智能海事安全保障系统基础上增设了北斗水上智能感知综合预警系统,能智能感知周边海域船舶动态,运用边缘运算技术,全自动识别所有船舶风险程度,专用的灯光模块会准确寻找并跟踪500米到3公里范围内的风险船舶,并对着风险船舶来回灯光扫射,同步发出音响警告。另外,该中心还建立了风电水域安全监控系统,值班人员24小时监测电子围栏及声光预警系统的工作状况。

据悉,该中心同时引入测绘、海图、通信等业务资源,推动航保服务从“专业服务”向“增值服务”优化升级,实质性推动乐清湾航保分中心落地温州。(记者 杜一川)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