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海门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会议精神,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文章,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海门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支撑。区委书记郭晓敏在会上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沈旭东部署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区政协主席黄卫锋出席会议。区委副书记孙剑波主持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举行了武汉大学海门集成电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下午召开会议,15个优质科创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的运营、落地,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在回顾“创新海门”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后,郭晓敏指出,创新关乎发展、决定未来,全区上下要直面存在问题、认清所处方位,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认识更高一层、行动更快一拍,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首选地”。要深刻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这一战略定位,更加坚定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深刻把握“迎来历史性交汇期”这一重要判断,更加坚定以科技创新赢得区域竞争。要深刻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要求,更加坚定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优质生产力。
郭晓敏强调,创新重在产创融合、协同发展,要锚定目标任务、狠抓重点关键,统筹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科学选定产业发展赛道,推动主导产业“向新发力”、未来产业“向前而行”、传统产业“向高攀登”。要切实提高科技招商质量水平,坚持科技招商与产业招商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用好科创资本,探索“科创飞地”,建好专业队伍,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创项目,聚力抓好市外高企整体迁入,着力引进大院大所。要加快提升科创载体运行质效,更加突出专业化管理,全力推动市场化运营,着力形成良性滚动的发展机制,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海孵化转化。当前,要以沪苏为“主方向”,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中率先破题;广大企业家要强化投入意识,增强创新潜能,着力攻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培育一批强有力的拳头产品,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和竞争力;要加快优化人才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配套,引进相关院校,推动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相得益彰;要坚定做好“智改数转网联”三篇文章,不断促进效率提升、模式变革、结构优化。
郭晓敏强调,创新离不开良好环境,要强化组织领导、优化推进机制,全力推动各类资源向创新发展集聚,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以新一轮“创新海门”三年行动为抓手,构建高位组织的推进机制,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保障,营造创新奔涌的浓厚氛围,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沈旭东在部署工作时指出,要聚焦半导体产业、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机器人产业、新能源产业、合金材料产业、光通信产业、现代家纺产业等10个细分赛道,按照一个赛道“一套政策、一个院所、一只基金、一批载体、一批专业机构、一套招商方案”的“六个一”模式,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要大力推进科技招商,紧盯沪苏、粤港澳大湾区、武汉等重点地区,充分发挥“1+1+5+N”招商体系作用,打擂台、拼项目,加快招引一批创新型企业。要推动科创载体提能升级,切实提高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更加关注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入驻企业发展赋能。要做优配套服务,完善片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加强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
会议表彰了优秀科创企业和2023年度十佳优秀科创项目、十佳科技服务机构(企业)、十佳产学研合作项目。区发改委、区科技招商中心、海门开发区、余东镇、海鸿集团在会上发言。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江华宣读表彰名单,区领导张文锦、王拥军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