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对电动自行车管理履职不到位物业服务企业的通报》,对瑞泰江南等14个住宅小区进行挂牌督办,对合肥瑞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等12家物业服务企业给予相应的通报处理。
时隔一个月,这些小区整改得如何了?近日,记者分别走进包河区太湖苑、高新区电建小区、蜀山区上堤公寓、经开区绿苑小区现场探访。
充电设施不足等导致日常管理不到位
记者了解到,此次12家物业服务企业被通报处理,14个住宅小区被挂牌督办,是因为市、县(区)两级物业和消防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日常管理不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要求物业管理部门对通报的住宅小区和物业服务企业加强督查,确保问题立行立改。
采访中,部分居民对新添充电设施等表示非常满意,但是也仍有一些小区整改不是很到位。
“在安装新的充电设施之前,每天晚上小区电动车库内电动车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下班回来晚的电动车确实没位置充电。”太湖苑小区居民杨勇上下班通勤主要靠电动自行车,一个月之前,杨勇也曾采取过“飞线”的方式为电动车充电。“小区物业在业主群里发了不少宣传材料。很多人也认识到了‘飞线充电’的危害。”
上堤公寓小区楼前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充电。
蜀山区上堤公寓位于乐客来国际商业中心北侧,楼下为沿街商铺,往来车辆较多,这也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上堤公寓物业负责人金广志表示,“上堤公寓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充足,但往来的车辆停放不规范,因此物业只能派专人定时清理以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绿苑小区存在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情况。
在经开区绿苑小区,记者看到,电动自行车棚内60个充电口在中午12点左右空闲位置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居民楼下仍存在多处“飞线充电”现象,几米长的电线从楼上吊下来,电线尾端的插排放置于电动自行车后座,甚至有几辆电动自行车围在同一个插排上充电的情况。
有物业已在引导提升居民安全意识
2月18日一早,包河区太湖苑小区物业负责人高玉琴便与保安一道清理小区楼道口的电动自行车,将其推至指定位置并规范摆放,随后再将摆放整齐的电动自行车拍照发布至小区业主群中。
近一个月以来,这已成为高玉琴每日的“必修课”。“我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改变居民的停放习惯。”
太湖苑小区保安将巡检发现的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挪走。
据统计,太湖苑小区共有164户居民,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152辆,小区内安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有45个。高玉琴在每日巡检中发现,导致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的无序摆放,占用了原本充电的位置。“太湖苑小区内现在暂时没有多余的空间扩建电动自行车棚,我们现在能做的主要是提升小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车辆停放行为。”
走进合肥市包河区太湖苑小区,记者注意到,电动自行车全都停放在指定区域,宣传标语四处可见,电动自行车“入楼”或“飞线充电”等乱象也没出现。在该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小区物业还按照每10个充电口的间隔放置两个灭火器。
部分小区正在规划加建停车棚
记者从合肥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全市住宅小区正在按照先易后难、全面实施、应建尽建的原则,对电动自行车露天集中停放场所加建停车棚,以保障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有序、安全停放充电。
近日,高新区电建小区物业负责人徐爱华在忙着收集业主意见,并与社区中心沟通新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选址事宜。她告诉记者,小区内计划新建两个电动自行车停车棚,预计在3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改造,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充电选择,彻底解决小区电动车停放和‘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徐爱华表示,小区此次因居民飞线充电等问题被通报后,物业立即增加了小区内保安巡检次数,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制止居民的“飞线充电”行为。
电建小区居民吕忍在得知即将扩建两个停车棚的消息后十分欣喜,“我们小区内原本只有两个比较小的车棚,我的电动车之前停在楼前既挡路也不安全,如果有了新的电动车充电棚不仅车子有地方停放,充电也更为方便。”
合报e线为民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实习生 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