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菌菇,聚“链”成群,链就百亿产业;
一条自动化播种生产线,每小时生产出2400盘机插标准秧盘;
一张图让农村集体“三资”实现可视化监管;
在港城这片沃野,连续12年粮食总产量超70亿斤,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1元……
深化农村改革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坚持农村改革始终为广大农民而改,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依靠广大农民而改,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延链条兴业态 激活产业发展活力
餐桌常见的菌菇,在生产端能激起多大的浪花?
在灌南县,食用菌生产企业为返乡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创造了约1.8万个就业务工岗位,涉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打造工厂化食用菌全产业链集群,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政策推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品牌拉动”四大举措,形成了菌种创制、菌包制作、工厂化栽培、设备制造、菌类加工、配套服务等工厂化食用菌全产业发展链条。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市成为全国食用菌重要产区,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集聚度、自动化生产水平、规模和产能均居全国前列,通过聚“链”成群,抱团发展,形成的工厂化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近百亿,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6月底,我市印发《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聚焦产业强基、科技赋能、主体培优、产业强链、质量兴菌五大行动,构建资源集约、技术集成、龙头带动、规模经营、融合发展的现代食用菌产业新格局,加快食用菌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延链条、兴业态、促提升,做好“土”“特”“产”文章,有效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活力;推进优质稻麦、规模畜禽、海淡水产等六大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10亿元以上县域特色产业21个;实施乡村产业主体提升行动,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60家。
提智能促开放 构建品牌发展矩阵
一块田的土壤墒情有无变化?温度、湿度是多少?有无虫害?如果仅靠个人去现场采集数据,可能需要半天的时间。
在位于海州区新坝镇魏口村的5G数字化无人农场,随着一名技术人员电脑操作,用时不到半分钟,以上相关数据全部同步在了一块电子显示屏幕上。
眼前这块屏幕,正实时监测着基地2000亩的农田,是我市粮油种植核心区智慧农业系统集成项目中的田间智慧农业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喷灌,进行苗情、虫情、生长环境、土壤墒情、用水量、农业气象监测等。
在港城,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市农业农村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部署方案,先后启动市县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1个,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家,3家入选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优秀案例。
数字赋能,让农业有“质”更有“智”,外向型农业以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更是打开了联动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2017年,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着力打造试验区“一心四区两基地”的开放布局。目前,已形成以东海为中心的粮油蔬果、以灌云和灌南为中心的设施蔬菜(食用菌)、以赣榆为中心的海淡水产和特色水果、以连云区为中心的紫菜、以开发区为中心的黄桃加工等出口集群。
在积极探索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上,推出了农产品公用背书品牌——“连天下”,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助力我市成功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拓服务强监管 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农村老龄化、年轻人不愿种地,“谁来种地”是当下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上,港城交出了满意答卷。
“今年我们水稻协议服务面积近11000亩,其中小农户近7000亩。”在东海县,连云港田管家腾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洪业介绍,公司以服务中小农户为己任,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全托管、半托管、单项服务三种模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刚刚过去的夏种,公司10条育秧生产线集中育秧300亩,完成机插秧面积约16000亩。
“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农机服务节约了种地成本,也提高了粮食产量。”王洪业介绍,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每年亩节约作业成本近100元、增收近100斤,他们承诺种植户每年亩产达到2200斤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我市不断创新试点,完善体系建设。通过一个个试点工作,有效破解“谁来种地”难题,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8547家,服务小农户47.1万户,年服务面积495.47万亩次。去年,东海县“1+M+N”社会化服务体系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在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上,我市推行“五项监管”机制,加快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可视化监管系统建设,打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图清”新模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干?我市积极探索“一区示范、两园互动、三村联建”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打造灌云西部岗岭地区、石梁河水库片区等乡村振兴示范区,稳妥推进乡村医疗互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