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商场或打开线上购物平台,总能在产品介绍中看到各种各样的“智能化”描述,“高科技手段”也一度成为商品的最大卖点。
近日,关于“家电智能化到底有没有必要”的话题被网友们热议。一个电动牙刷的启动要通过手机软件才能完成,有人不禁发问:这到底是“方便”还是“拖累”?
诸多程序
“抢占”手机内存
打开线上购物平台,以“家用电器”为主题进行搜索,只见智能化马桶、智能化香薰机、智能化牙刷,甚至连电源插头,都被植入了“语音控制”的功能。
“为什么马桶都要通过手机进行功能操作?”7月25日,合肥“05后”大学生张裕在网络博主的“安利”下,购入了一款价值3000元左右的智能马桶。张裕在收到货品后,一下子犯了难。
他发现,要是想用这款智能马桶,必须先下载对应的软件,与产品进行绑定后才能使用。然而,通过手机对智能马桶所能进行的操作,无非就是打开盖子和关闭盖子几项,“这不是动动手就能完成的事情吗”?
和张裕一样,市民曹嘉瑜形容自己的生活已被智能化家电“包围”了。“只要买电器,多少都会带点智能化的标签。”在她家里,不仅有一个装有巨大观影屏的冰箱,还有一面能够进行语音控制的梳妆镜。就在前不久的购物节,她还购入了一台能自动打包垃圾的智能垃圾桶。
而随着智能家电的增多,曹嘉瑜手机的内存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少”。“几乎每个产品都要下载一个客户端进行操作,现在手机上已经有20多个APP了”,但曹嘉瑜却“无法删除”,因为她害怕万一哪天就要通过手机操控某款产品。
有些智能化功能
或成“鸡肋”
时常和家中的智能化家电“相处”,曹嘉瑜总会突然发现这些产品所暴露出来的“毛病”。某天断电时,她发现家中购买的那款智能化垃圾桶始终没办法打开,无奈之下,她只能再找一个垃圾袋自行打包。
智能冰箱的播放大屏同样让曹嘉瑜觉得“鸡肋”,虽然打着“下厨时也能尽情观影放松”的旗号,但曹嘉瑜表示自己并没有从中感受到“理想中的快乐”。“忙着烹饪,根本不会有时间扭过头去看。”但这些低使用率的功能,却依然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产品的耗电量。
消费者:
重心应是优化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并非所有人都认可这些功能的加入,并为其“买单”。针对“家电智能化必要性”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城区部分售卖家电的柜台。
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希望商家能够将重心放在基础功能的优化提升上,“再智能的电动牙刷,也不比一个能保护牙齿的牙刷好。”其中一位顾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某品牌的销售人员也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品牌的智能产品都可以先进行体验,选择适合自己以及家庭的”。
当记者问及大家关心的智能家居使用过程中的“约束”,该店员说,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品牌,都在争相推出自己的控制平台,“可能是为了更方便地记录用户使用偏好等数据,从而增强用户黏性”。
品牌间互联互通
仍需共同发力
今年7月1日起,行业标准《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该标准指导智能家居应用终端、控制类终端、APP、云平台等相关产品的互联互通软件的开发。该行业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推动提升各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实现较大范围的互联互通。
不过,某智能化家居品牌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行业标准其实并非强制性,“企业是否愿意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是一个市场行为”。
在其看来,如果知名企业和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共同协作,打造一个智能家居操作系统,从而吸引更多品牌产品在同一系统中运行,这样也许会比较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为未来构建智能家居物联网创造条件,“当然,也需要加强对用户隐私权限的监管”。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