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如皋:飞地“搭桥”引来百余“科创种苗”

在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内,有两座外观酷似钻石刀具造型的大楼直插云霄,霖鼎光学(江苏)有限公司便位于两楼之间。

200公里外,上海市闵行区的交大科技园,由如皋建设的飞地孵化器里,霖鼎科研人员对研发的纳米级精度制造装备器件进行测试、确认。

“这款超精密定心车床已通过设计及原型机性能认证,未来将在如皋量产。”公司副总裁林宏裕博士介绍起这一最新科研成果,“目前国际上仅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生产,我们的产品不仅拥有价格优势,整体性能和生产工艺还完成了优化迭代。”

霖鼎光学是如皋首个“双飞地”成功孵化、转化项目。对如皋来说,研究中心设在上海,是创新飞地;对在上海研发人员来说,量产基地建在如皋,是产业飞地。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长,如皋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鸣华表示,推动科技成果在高校就近孵化,成熟后到如皋专业园区量产,进而打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链生态。

作为链主龙头企业,霖鼎光学不仅研发生产高端的光学产品,也将光学的上游材料技术设计和终端客户引入如皋,带动整个光学产业链。去年以来,高端眼科医疗器械、精密机床等5个项目签约落户霖鼎光学智慧光学孵化器。南通铨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站峰透露,未来需要产品中试时,可利用霖鼎设备实现共线生产,好的产品也可以为霖鼎提供配套。

距离霖鼎光学公司不远,江苏崟冠智能科技项目工地,100多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混凝土泵车来回穿梭,“哐哐哐”的机器声不时响起。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如皋落子的第二个重特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分布式驱动底盘及关键零部件项目,致力于将试制样机进一步产业化,实现批量化生产。

“零距离”链接科创资源,“嵌入式”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如皋市科技局局长张亚东介绍,截至目前,如皋5家“科创飞地”累计招引、孵化项目105个。在“双飞地”模式驱动下,去年如皋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0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6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