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以数字赋能现代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之举。
4月11日,记者从市数据资源局获悉,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建设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0家、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136个,应用农业物联网农业企业超500家。
果蔬种植基地藏着众多“秘密武器”
4月的春天生机盎然,在肥西县花岗镇的一处果蔬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恒温大棚内6000株西瓜苗已经破土而出,翠绿的藤蔓呈现出喜人的长势。再过两个月这片瓜地即将迎来大丰收。
下午2点,基地负责人韩林霞的手机收到了一条大棚温度预警,提示棚内温度过高,他通过手机远程操作将棚内风机打开,很快棚内温度就恢复正常数值。“现在大棚里温度如果达到40度,就可以直接把风机湿帘同时打开进行降温,我们在手机上就能直接操作。”
与此同时,通过深埋地下的管线,大棚内智能水肥一体机调控着大片瓜地的施水施肥工作。在西瓜种植的过程中,灌溉模式水流速度均能通过设备自主调节。
韩林霞介绍,“这片地块下面有土壤湿度检测仪器,我们在手机上面都可以看到,如果这块土壤比较干,甚至还能通过手机加水。”
当互联网技术融入种植管理全过程,果实便拥有了一个极其稳定的生长环境,在保证果实品质的基础上,让生长周期变得更短。
对于果实生长而言,病虫害检测也至关重要。走进果蔬基地恒温大棚,一座害虫监测站十分显眼。别看它体积不大,却身怀绝技,据技术人员介绍,它不仅可以捕虫,还可以分析病虫种类,为果蔬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提供数据依据。
“监测站能够给我们提供警告或导向,我们就能做到提前防治,需要在今后哪些时间段注意可能的害虫和益虫,以及需要做什么样的应对,从而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害。”安徽新生活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员周文滔介绍。
一块大屏看清草莓产业
在长丰县水湖镇数字草莓示范基地,最后一茬草莓即将成熟,有雪、兔、粉、玉等200多个品种。
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集成中心副主任姚俊介绍,通过几年对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水肥等数据的收集,就会得到以草莓的一个精准化的种植模型,“我们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施药也可以使草莓的生长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中,这种调控机制能够大大地促进草莓的生长。”
记者了解到,数字化生成的草莓种养模型,能够很好地解析草莓生长过程中每个节点的水肥比例、温湿度参数。杨俊介绍,有了数字技术的支撑,标准化种植的草莓品相明显更标致,口感也更好。经过测算,运用数字化技术,每亩田能够节约2000块钱的肥料,产量提升10%亩,均产值较传统种植模式高2万元。
在草莓示范基地的大屏上,记者还看到了一张长丰县草莓产业全景图,县域内各个乡镇的草莓种养占地面积比例、产销走势、质量安全检测记录等数据图表一目了然。
姚俊告诉记者,这一草莓产业互联网平台将草莓的种植面积和质量安全进行汇总,更有利于调控后期草莓种植面积,拓展市场销售。“通过平台,我们知道草莓运到什么位置,哪路对草莓的市场需求较大。”
全市共认定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0家
数字农村建设是数据要素与农业场景结合的生动体现,数字赋能农业科技田在广袤土地上焕发生机。
近年来,合肥市以数字化转型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升级。
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开展互联网加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实现生产领域的物联网示范应用。
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0家,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136个,应用农业、物联网、农业企业超500家。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实习生 李彦仪 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