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高新自有科技地产品牌,“工研荟”全力推动载体建设。2月26日获悉,“工研荟”武高新项目一、二期已招引入驻企业近30家,三期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前黄项目预计4月交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阵地。
建好载体聚优引强
“春节前,我们紧锣密鼓赶工期,装修的同时进行设备安装,为的就是节后尽快投用。”在“工研荟”武高新项目二期,江苏海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建锋这两天忙着协调投产相关工作。
海鋆自动化主要提供散热、储热、隔热管理技术解决方案。“我们熟悉的新能源汽车、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半导体集成装备都要用到散热方案。”潘建锋介绍,赶上发展风口,这几年企业营收成倍增长,亟需扩大规模。新场地布局了特殊焊接研究场所、实验室、装配测试和研发人员办公室等,将作为研发基地,辐射公司在全国各地的研发办公室。“为方便管理,我们考虑把生产也搬到‘工研荟’,正在三期物色场地”。
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常州工研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莉莉说,武高新项目一、二期现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瞪羚企业4家、龙城英才企业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三期占地面积约140亩,开发15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和2.2万平方米星级人才公寓,已有不少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关注;总投资2.5亿元的前黄项目,7栋厂房、1栋综合楼招商进度过半。
补链强链积蓄动能
“工研荟”围绕武进区主导产业精准招引,入驻企业在补链、延链、强链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普遍具有高成长性。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不断升级,传感器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汽车制动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都要用到压力传感器。”敏之捷传感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小东介绍,这类传感器长期被国外垄断。去年,敏之捷在“工研荟”完成工厂基础建设,建成国内唯一全栈自研车规级传感器制造产线,成功开发多类产品,逐步进入量产。今年春节一过,企业在手订单已超2000万元。“乘势新能源之都建设,产能加速爬坡,今年交货量有望超过100万只,比原计划增加60%多。”赵小东颇有信心地说。
海鋆自动化深耕液冷散热领域,主导产品“功率半导体液冷散热模块”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主体材料以铝合金代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成为链上特色一环。“武进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我们带来更多商机和技术支持,也让我们的产品更快占领市场。”潘建锋说。
精细配套优化运营
随着入驻企业越来越多,“工研荟”加快丰富服务清单,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
为迎接第一个量产年,敏之捷于去年底完成A轮融资,海望资本领投,武高新汇智资本、启泰创投和接力天使进行了联合投资。杨莉莉表示,作为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创新试点,国企信用、灵活机制和资源优势,为“工研荟”探索“基地+基金”模式提供了便利。目前,园区有12家企业获风创投资,累计融资额超3亿元。
精准匹配入驻企业需求,“工研荟”持续完善功能配套,党群服务中心、荟客厅、荟食餐厅相继投用,收获好评。“园区还贴心地想到了上下班接驳问题,协调增设了专门的公交线路。配套的人才公寓,也能为我们引进高质量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赵小东补充道。
今年,“工研荟”将进一步优化内部架构,专人专岗,做优财务法律、入驻装修、办公集采、文化社群、物业管家等基础平台,提升政策资源、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及市场营销6大产业运营服务。
“我们还在探索数字化产业运营模式,荟集APP已实现人员通行、停车管理、收缴费智能化、可视化,接下来要在会员运营、内容运营、交易转化、生态撮合等方面再发力,力争实现更多功能。”杨莉莉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