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黄山:着力构建高素质的人才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面对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作为“大黄山”区域的龙头,构建支持保障“大黄山”建设的人才体系,对黄山市来说是必然,也是必须。处在崛起赶超新风口的黄山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清醒与明确,要让人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成为“定海神针”“重要引擎”。

  海纳百川 引才用智

  2021年,“有农模式”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3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之一向全国推广,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波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创业环境和政府引导扶持。”

  2017年,“有农模式”被写入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徐海波首次作为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得到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市委书记凌云与其举行工作会谈,勉励企业在农业新赛道上做优做精做强黄山现代农业……

  以“伯乐相马”之心擦亮“识才慧眼”,黄山市对“土专家”“田秀才”一直深怀珍爱之心。今年,10个乡村“土专家”工作室将逐一落地,黄山将不断完善乡村本土人才挖掘提升和活力激发机制,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种好“人才田”,“新黄山人”不断破土而出。从打响“梦乡村”品牌的“老爷子”庞焕泰,到打造梅姑娘的院子等本土特色品牌的梅娉艳,再到把坑上村的破旧危房改造为“诗意栖居地”的“坑爹”张真钢……2016年起,黄山市将乡土人才纳入“黄山人才10条”享受范围,对人才给予住房补贴、景区免费游、就医绿色通道等优惠待遇。多年的培育,500余名有资源、有人脉和有独特乡居理念的外地人士慕名而来、定居下来,在黄山乡村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黄山市也在坚持“外引”。

  依托长三角人才富集地,黄山大力建设集科技孵化、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人才服务平台,开展异地筑巢引凤,已正式运营的“人才飞地”上海湾谷斐迪园,是黄山探索“研发孵化在上海、人才引进在湾谷、生产基地在黄山”的新实践。开展“海聚英才·揭榜挂帅”活动,面向海内外发布15项制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需求,吸引99名博士长期入企服务。强化旅外人才回引,建立1431人的黄山籍旅外人才库,落地旅外人才项目54个。

  培植沃土 做好孵化

  让人才喷薄而出,实现质量持续提升、能量持续释放,黄山坚持“培植沃土”。

  2021年,“千名人员体悟实训”拉开大幕,一年多来,824名干部、257名企业家的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6省21市。“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才能变得更好。”屯溪区副区长谢俊在3个月的体悟实训中,相继提出了推进全员“双招双引”、做好留人引人文章等系列建议。

  上下求索间,实训人员将超前的发展观念、创新举措等运用于“双招双引”、项目攻坚等工作中,2022年上半年,全市新签内资项目302个,协议投资额400.6亿元,同比增长16%。

  黄山发展大会已成为汇才聚智的高端平台。21位行业领军人物、知名企业家受聘为黄山发展顾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逾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持续为黄山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9月,首届“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举行,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474个优质创业项目,项目方、投资人、企业家等各类人群超过1万人次参与其中。

  今年,安徽大学与黄山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工业大学与休宁县共建“合肥工业大学(休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与黄山博蓝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安徽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地双方“联姻”持续深化。

  近悦远来 尊贤爱才

  “开放的黄山呼唤人才。要把人才工作作为‘栽树工程’,努力创造最优人才生态环境,让各类人才始终站在黄山发展的C位。”市委书记凌云的话语掷地有声。

  黄山深知,只有具备服务人才的全方位实招实策,才能助力每一位奋斗者心无旁骛、全速奔跑。

  ——人才政策上,今年年初,被誉为黄山史上最强人才政策的“迎客松英才计划”实施,从人才住房、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高标准优化人才服务。6月,打造“大黄山”人才新高地行动计划出台,制定九大新兴产业和教育医疗、金融、青创人才引育专项,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和薪酬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上,下放人才认定权限给企业,根据企业税收、科研成果等标准分配高层次人才认定名额,141名没有学历职称但实际贡献较大的人才列入高层次人才奖补范围,激发了企业用人活力。

  ——生态环境上,在皖事通平台中优化升级“人才云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键推送、资金申报一键提交、资金补贴即时发放,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旅游、子女就学等“码上服务”近千次,全市共累计发放电子优才卡416张。

  全力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地生根”,而非“悬空而挂”,建设“大黄山”,人才的力量才会似“源头活水”汩汩而出。

  当前,黄山正立足“大黄山”国际旅游目的地新坐标,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精准优化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和路径,加快形成人才集聚、人才辈出、人才向往的生动局面,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9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