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晚,夜色中的科大硅谷核心区中安创谷片区。宋炎骏 摄
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记者 张正朋 摄
一架无人机从中科安飞(合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自动机库起飞后,沿着预设路线进行路面巡检。 记者 郭如琦 摄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的团队最新发明的多色超长室温磷光发射的碳化聚合物纳米点材料,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可广泛用于防伪标识、新型显示等领域。49秒的光亮背后,是合肥“科学岛”团队两年多的科研攻坚。 记者 高博 摄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山高路远,止不住行者征程。
四年来,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合肥鼓足干劲、不断探索,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大硅谷等重大平台,持续巩固创新优势,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刷新纪录,国家大科学装置“夸父”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盛,今年一季度,合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4%,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
稳舵之道 聚力创新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必须源源不断、后劲十足。
夏日的合肥科学岛,郁郁葱葱,静谧如常。湖光山色里,走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一座6米多高的“大铁罐”引人注目。这便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能够为材料、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研究提供世界一流的强磁场实验条件。
另一旁,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种太阳”的事业也正如火如荼。
太阳之所以产生大量的光和热,其能量来源来自于核心的“核聚变反应”。而人造太阳就是人类模仿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建造一种可以产生和太阳相同反应的“装置”,从而产生巨大能量为人类所用。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实验14万多次。自去年4月,实现403秒可重复的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后,目前科研人员正努力攻关,力求实现超过1亿度1000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合肥科学岛已经建成并运行了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正在建设第三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一直以来,大科学装置被认为具有推进多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等强大支撑能力,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目前,合肥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3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基础研究之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
“依托稳态强磁场、‘人造太阳’等装置,已转化出质子治疗系统、新型靶向药物等一系列成果,‘十四五’以来与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合同1500多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
坚持做“有用的科研”,强化“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近年来,合肥还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应用研究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同时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价值,在市科技攻关项目试行“经费包干制”,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热情。
2023年,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合肥市实施14个科技重大攻关“揭榜挂帅”项目,78个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组织196项科技攻关项目验收,5个项目的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91个项目的成果国内领先。
进击之略 畅通转化链条
“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既能解决锂矿短缺的困难,又能有效降低成本,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8月13日,在位于工大智谷的安徽熊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储能源”),该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的张贤文,正带领团队专注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相关工作。
依托于合肥工业大学优势学科,以及合肥市、包河区等优势资源,去年10月,以建设国内一流科创载体,打造国家级孵化器为目标的“工大智谷”正式启用,努力形成全场景科创运营模式。
作为工大智谷首家入驻企业,由近20位技术人员组成的熊储能源着力研发涵盖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电池及系统,以期带动钠离子电池发展。
“一直想独立创业,但没有很好的契机。去年,区里科技专班主动和我们对接,助力我们将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成立公司,还在工大智谷给了我们300平方米免租金的办公空间。”张贤文介绍。
同张贤文一样,成功让科研技术走出实验室的还有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教授罗派峰。
作为当前新能源领域迫切需要突破的关键一环,罗派峰带领团队研究出国内首创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CVD气相法大面积制备技术。而在这一科研项目的启动初期,通过高校院所的定期摸排,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已将关注点聚焦于此。在专班的推动下,今年1月,合肥普斯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科技创新是系统工程,企业则是创新的主体。
近年来,在肥孕育而生的科创企业越来越多。据市科技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摸排高校院所可转化的科技成果1910项,累计录入科技成果库6229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肥成立企业1045家,其中独角兽类企业50家。
深耕创新成果,发掘其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精准场景推广,加速其从应用场适配市场端,在安徽创新馆主任陈林看来是实现创新成果服务社会、创造实际价值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结合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大市场建设,安徽创新馆优化“沉浸式场景+互动式体验”的展陈布局,充分展现科技成果应用场景与适配产业领域;另一方面,建设全媒体推广交易平台,建设创新产品消费者体验中心,创新成果直播展销模式。
“目前,已举办成果应用场景交易会、2024年新春创新潮品发布会活动、科交会科技产品直播等场景推广、消费者体验、直播带货活动,助力‘展品’变‘商品’,累计为企业实现销售额3亿多元。”陈林介绍。
立根之本 厚植科创生态
树大可参天,离不开肥沃的水土;创新趋繁盛,得益于优良的生态。
四年来,合肥加快迈步科技创新新征程,跻身2023年全球“科技集群”第40位、全球“科研城市”第13位,分别较上年提升15位、3位,首次进入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前十。
科学规划筑基,精准施策培元,城市的顶层设计,让合肥创新源泉涌流。
2021年12月,合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各县(市)区全部成立科创委,标志着科技创新在合肥由部门工作上升为全局工作。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科创委+科创集团+科创专班+科创基金”纵向联动、横向贯通的科创工作体系。
以科技成果转化专班为例,在市委科创委统筹下,目前合肥市已成立5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积极与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科研单位等对接,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
“随着建立市委科创委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机制,全市牢固树立科技即产业理念,系统布局重大创新平台、重点项目、种子基金等要素,形成上下一盘棋、‘政产学研用金’一体的‘大科技’格局。”市科技局相关责任人介绍,除此之外,合肥还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治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以标准助推创新发展。
人才厚植为梁,政策优渥为帆,城市的匠心布局,让合肥广聚英才智慧。
今年5月,合肥市委人才工作局揭牌成立,研究拟定全市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政策,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推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在合肥科创集团总经理黄叙新看来,不断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才能让“人才引擎”释放澎湃动力。数据显示,合肥全市人才总量超260万人,在站博士后近3000人,2023年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5万人。
“如今,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人才汇聚合肥,对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研发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叙新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奋进新征程,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兵表示,合肥市将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争取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颠覆性、前瞻性技术成果。
·记者 许露瑶 通讯员 徐亦舒 实习生 杨紫琼·
记者手记
每每在合肥采访科创,我总能从科研院所、科创平台、科技企业等不同维度感受到同一股精气神:“向上!”——源于对目标的坚定,对未知的无畏,以及对创新的无限渴望。
城市是人的汇聚,也正是一个个具体的人,雕琢着一座城的独特气质,绘就着一座城的发展底色。
近年来,合肥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等,不曾懈怠,也不曾掩饰矢志创新突破的激昂壮志。
改革越向纵深,创新动能就越是澎湃。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合肥必将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向“新”提质,为“产”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