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永敬在写生
在安徽美术界,王永敬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不仅是“焦墨黄山”的“开拓者”、黄宾虹的忠实信徒,更是一位美术理论的大家。
有人说,他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个性画家;也有人说,他是有深度、有厚度、有广度的美术理论家。
王永敬《丁酉绩溪写生册》之3:家朋村中心街(中国画)
厚积薄发
王永敬自幼苦练书法。而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他42岁那年。自此,王永敬这个名字蜚声美术界。
安徽太和县,是国家文化部挂牌的“全国书画之乡”。1963年,王永敬出生在县郊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读过私塾的先生,写得一手好字,所以从小就开始教他练习书法,一笔一划、一撇一捺,练就了他扎实的书法功底。
“书法入画,作画就是在写字,我推崇的是‘以书法作画法’。没有书法用笔的基本功,很难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王永敬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王永敬的叔叔王效会先生便考取安徽艺术学校美术系。家庭的熏陶,让王永敬对美术充满兴趣。1981年,他追随着叔叔的艺术步伐,他考取了安徽艺术学校舞台美术专业。令人称道的是,这一专业不仅三年内不再招生,而且所有学杂费用均由学校承担。
艺校毕业后,王永敬被分配到安徽省歌舞团从事舞美工作。对打小做惯农活的王永敬来说,这份文艺性质的工作较为轻松,每当闲暇下来,他便钻进自己的房间,苦练自己热爱的书法。
时光荏苒。经过三年文艺界的打磨,组织上安排王永敬到《文化周报》社工作(后改名为《文化时空》杂志),一干就是17年,历任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等职。
正是在这一期间,由于报纸、杂志采编工作的特殊性质,使王永敬见证、参与了许许多多安徽的重大美术展览和理论研讨活动,“白天采访写稿,晚上回到家之后,就把在展览上看到的、感受到的美术新技巧、艺术灵感,直接在画案上表现出来,时间久了,自己也越来越有感觉了”,王永敬说,“同时,美术评论稿件写的多了,思考也就越来越多,也激发了我对深层美术理论研究的更大兴趣。”
2005年4月23日,一个让王永敬铭记于心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王永敬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焦墨黄山”首次公诸于省外,赢得满堂喝彩,引发业内瞩目。
42岁出道,一鸣惊人。有人评价说,“王永敬是个厚积薄发的画家。”
王永敬《 一如旧日无色画》(中国画)
焦墨黄山
“焦墨黄山”是王永敬的首创。说到“焦墨黄山”,就会想起王永敬。反之亦然。
王永敬却坦言,“焦墨黄山”属于“偶然得之”。
原来,他还在艺校学习的时候,由于那时候买“一得阁”墨汁,创作成本太高,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便一直使用较便宜的墨锭研墨写字画画的。工作以后,用墨汁较多。多年以后,因为研究黄宾虹的缘故,在黄宾虹的弟子、省博物馆研究员石谷风先生的具体指导下,王永敬开始在作画中用好墨的墨锭去研墨,一反时风,而不用墨汁。
这一改变对他很重要,每天按计划研磨出的墨水,新鲜感、手感,笔与墨的融合感特别好,一是自己画的多,创作灵感多;二是研墨作画,作品更具层次感和滋润感,易于追求黄宾虹所说“视若枯燥,意极华滋”的境界;其三,研出来的墨,如果当天不用掉,第二天就不能再用,他一直要求自己不让研磨的墨过夜,这也间接激励自己奋笔疾书,更多要用浓墨、焦墨作画。
时间久了,用焦墨来写字作画便成了他的习以为常,即便外出采风写生也是如此。似乎是偶然之间,焦墨的审美效果就成为了他的个性追求。
和历代文人墨客一样,王永敬也十分喜欢黄山,他外出采风最多的地方就是这座世界名山。然而,他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换个角度画黄山。
就这样,王永敬便独创了自己的“焦墨黄山”。
有媒体评价说:王永敬的“焦墨黄山”,画风突出“笔墨安徽”的徽派文脉,书法意象的造型下“写”出了黄山——雄壮苍茫的笔墨形象,靠绘画、书法与理论的综合修养取胜,于笔墨图式个性化特色上走出一条自己的创作之路。
“这也仅是我自己的艺术追求,没想到面世后会受到这么多人的鼓励 。”王永敬说。
事实上,“焦墨黄山”不仅主要包括王永敬所画的黄山山水画、皖南九华山、太平湖与徽州民居,还包括他用“焦墨黄山”的作画理念所画的其他山水画。只是,“焦墨黄山”如今成了一个代称。
凭借创作的“焦墨黄山”,2007年,王永敬被安徽省文联评为首届全省十佳青年美术家。2013年,被中共安徽省委表彰为第一批全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并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宾虹信徒
王永敬崇尚黄宾虹,研究黄宾虹,还自己刻了一方“宾虹信徒”的石章盖在他的很多画上。这在业内众所周知。
“这些年,在经过很多摸索后,我的绘画初具‘焦墨黄山’画风,这与我研究黄宾虹的专著、学习黄宾虹艺术有关。”在王永敬撰写的《“焦墨黄山”的心路历程》一文中,开篇这样写道。
黄宾虹是谁?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原籍安徽歙县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其作品的画风及技法更是深深的影响了很多当代艺术家,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永敬与黄宾虹的“结缘”,是在1995年,此时他正在《文化周报》就职。
这一年,安徽省社科院对“风气之先八大家”开展专题研究,黄宾虹是其中之一。组织上安排王永敬研究黄宾虹,写一篇不少于三万字的理论文章。虽然当时王永敬的理论研究水平在业内公认,但对于黄宾虹的深层次学术研究,他知之甚少,一时间无从下笔。
为了完成任务,他决定“恶补”,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查阅了许多有关黄宾虹的资料,买来大量书籍。
“黄宾虹不仅是实践家,而且是理论家,他的东西是很有厚度的,他的文章合起来就出了六本理论书籍,200万字。他的画册很贵,那时候我两个月的工资才够买一本。”时至今日,王永敬家中的藏书,却是黄宾虹有关的最多。
三万字的理论文章很快付诸笔端,引发业内注意,令学术界的老前辈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美学家郭因、黄宾虹的学生石谷风看到他的文稿后,建议他朝着专著的方向深入研究。事实上,他自己也正有此意,因为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他已经“陷”了进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1998年,王永敬所著的18万字《古典与现代——黄宾虹论》付梓,获新闻出版局专项基金出版,不到一年便销售一空,引发全国学界关注。
“在研究黄宾虹的过程中,庆幸的是自己在绘画创作中传承了他的部分‘笔墨’法。我的‘焦墨黄山’的画法,就属于黄宾虹总结传统而得出‘七墨法’中的一种中国画的技法。”王永敬说。
坚持读书
走进王永敬的家,仿佛进入一个艺术的世界。好几个房间的墙面和地上,整齐排列着各类书籍和画册。他的家中,悬挂着很多尺寸不一的书画作品,而他最先介绍的,是令他感到骄傲的一幅悬挂于正厅位置、内容为“静对古书寻乐趣 闲观云物会天机”的书法作品。这是他的父亲生前从老家来合肥看他,70多岁高龄时所书,寄托着老人家作为读书人对后辈的传承愿望。
王永敬家族中的“笔墨传家”,向来令业内津津乐道。2015年11月,王永敬和叔叔王效会、哥哥王永亮在合肥晶宫美术馆联合举办“笔墨传家”中国画画展,展览展出了三人的百余幅花鸟画和山水画。
三人艺术创作均根植于写生传统,但画艺“和而不同”。王效会之作,既有圆润之貌,又显奔放老辣;王永亮则专注笔墨化的田园山水,画面浑融厚重;王永敬的画风凸显了徽派文脉。
“‘笔墨传家’这四个字,在我心中的分量很重。这是我的叔叔和我的父亲、我的哥哥和我所共同希望的。”王永敬说,近年来,书画界潜伏着浮躁,甚至充斥着“铜臭味”,对于这些他一向置若罔闻,忍受寂寞、守住底线、潜心钻研。
作为文化部“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的一名志愿者,王永敬曾多次随团远赴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送艺术、送文化到基层,让边疆各族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加入志愿者行列,既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也能在深入基层中启发自己、寻找新的创作灵感。”王永敬认为,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如果一个艺术家包括文艺理论家想要成功,他的成果必须是从自己最热爱的生活当中提炼出来。”
因而,这些年他时常会独自思考,不断地去皖南一带采风写生,深入到皖江文化和徽派艺术的传统底蕴情境中去,将那里的山水灵性与风土人情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来。“每去皖南,就有寂寞徽州、幽雅徽州、喧闹徽州之叹。”他说,每一次的感受、意境与情趣都不一样,灵感和启发自然也就不同。
如今,在安徽省文化馆工作的王永敬,还兼任着安徽渐江国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虽然工作忙碌,但笔耕不辍。谈及未来,他说会坚持不懈读书,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技巧,“这些年,我每天都会坚持早上起来,都读一个小时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