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2025合肥非遗春节主题展现场。丁健 摄
2024“江淮之春”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互动区域,观众体验非遗。杨凤炆 摄
二月二,龙抬头,春满江淮非遗秀。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5“江淮之春”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即将于3月1日19:10重磅登场。晚会将以科技为笔、创意为墨,汇聚全省非遗精华,为观众呈现一场文化盛宴。
全省非遗大联欢 一地一品展风采
晚会中,各地市非遗项目百花齐放,共同诉说着江淮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
来自合肥的巢湖民歌、六安的大别山民歌、蚌埠的五河民歌、安庆的桐城歌等代表性传承人同台联唱,或婉转悠扬,或高亢嘹亮,共同唱响对土地的深情歌颂,交织成一曲气势磅礴的大地之歌,带领观众感受那份对土地最纯粹、最炽热的眷恋。
晚会现场,还有众多国家级非遗花样呈现。来自蚌埠的“花鼓灯”,舞出劳动人民昂扬的热情和浓烈的热爱;来自阜阳的“临泉杂技”,在力量与平衡间演绎传统技艺的当代生命力;来自黄山的“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以文艺呈现榫卯结构的匠心独运。
除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外,晚会还有央视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配音演员李世宏、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哪吒的扮演者杨斌、著名播音员魏民等众多大咖惊喜加盟。
非遗与科技相融合紧跟潮流焕新彩
晚会中,在非遗科技融合秀《光影悟空》中,当传统马派皮影戏遇上现代激光雕刻视频技术,伴随光影变幻,呈现震撼效果;还有戏曲联唱《戏曲奇妙夜》,利用投影和大屏的视觉技术,用AI复原严凤英、丁玉兰、李宝琴等戏曲名家的演出片段,完成一场时空对话。
优质原创节目深入挖掘。全场14个节目中,其中8个为原创且首次演出。节目从独特的创意构思出发,以新颖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沉浸在全新的艺术体验里。
非遗舞蹈秀《舞狮少年》以舞蹈为画笔,勾勒出一群热爱舞狮传承的少年的追梦轨迹;礼仪舞蹈秀《先生你好》演绎朱子礼仪,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领略古人尊师重道的家风传承;情景表演《遗风织彩》将非遗元素穿在身上,以别出心裁的走秀穿越历史长河。
时代热点鲜活应用其中。晚会中,不少创意节目从时代热点中汲取。让非遗以更加多元、生动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展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舞蹈《琴瑟和鸣》以武王墩一号墓出土文物为灵感,将历史的厚重与舞蹈的灵动完美交融,大放异彩,带领观众探寻楚地的神秘与美好。
此外,在串联方式上,本次晚会改变传统晚会主持模式,采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表演者的讲述进行串联,构建沉浸式叙事场域。从个人视角出发,讲述坚守情怀、诉说非遗传承,让整台晚会成为有机整体,仿佛上演一台“非遗剧”。
在舞美效果上,本次晚会打造多层次舞美视听,首次采用“移动冰屏舞美装置”构建动态背景,并运用激光雕刻技术,精准投射出非遗符号与故事场景,使表演空间更加多元,科技元素融汇其中,多层次组合为不同节目内容,营造虚实交织的奇幻空间。
沉浸式非遗体验全方位感受文化魅力
演出当天,合肥大剧院还将举办沉浸式非遗场外展示环节,设置多元非遗展演,增强全民参与联欢。
现场,将会设立非遗版春节主题展区、非遗雅集区、非遗展示互动区、非遗文创产品展区等,展示了4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等不同级别,其中合肥市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21个。
观众在现场不仅可以欣赏传统春节年夜饭的热闹场景,还可以品茗听曲、动手制作,感受文人雅士的生活意趣。同时,还能够现场体验造纸、陶艺、漆扇DIY等趣味活动。
此外,演出当晚,合肥大剧院入口处还将设置“非遗灯柱”,展示安徽省99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配合机械狮、戏曲展示等,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生动展现出全省非遗“一市一韵、一地一品”的文化图景,彰显江淮大地非遗传承的多元魅力。
届时,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合新闻、合肥在线、合肥通客户端等近30家平台将同步直播,观众可共同感受这场非遗盛宴。大幕将启,好戏登场,让我们共同期待!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