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地方频道>安庆>要闻

安庆:退捕上岸 生活有奔头

  根据中央总体部署,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按期实现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安庆市长江干流、皖河干流和内湖共有水生生物保护区9个,有退捕渔船1771艘,渔民3052人,2019年底前已全部退出捕捞,渔船全部拆解补偿。曾经“烟波浩渺中,出没风波里”的捕捞生活已成为记忆,渔民们离开渔船,开启了全新的生产生活。

  长江十年禁渔,渔船“退出江湖”。上岸渔民,如何稳得住、能致富?今年,安庆市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就业帮扶、落实社保待遇。目前,全市已退捕渔民中,有需要转产就业安置的2545名渔民,已全部安置转产就业;符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2956名渔民全部参保。近日,记者通过走访,见证了部分渔民的新生活。

  望江县渔民王昌明:“离湖不离水”,自主创业忙

  王昌明每天早上约5时起床,巡视自家鱼塘,给自动投喂机上饲料,忙到上午9时,基本就干完了一天的活。对现在颇为悠闲的生活,他还有点儿不适应。

  王昌明今年44岁,家住望江县杨湾镇建新渔业大队。和父辈一样,他十多岁就开始在长江及泊湖水域从事渔业生产。“以前鱼多,我们夫妻俩外出捕鱼,一年能挣十几万元。”后来鱼慢慢少了,又不断有长江流域禁捕的消息传来,王昌明深知,捕鱼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得想办法另谋出路。

  见同村有人承包水面养殖鱼苗,王昌明也决定试试。他承包了二三十亩鱼塘,在捕鱼间隙,尝试养殖鱼苗。“相比于家养的鱼,人们更喜欢从湖里、江里捕捞起来的野生鱼,所以前两年鱼苗价格不高,不但没赚到钱,还亏了本。”王昌明说。

  转折发生在去年。随着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正式启动,心里早有准备的王昌明,响应号召,按时上缴了渔船和网具,开始专心养起了鱼苗。他说:“禁捕之后,家养鱼的价格提高了,我的鱼塘开始有了收益,现在一年能挣七八万元。”

  过了近30年“水上漂”的日子,说起上岸后的生活,王昌明直言,“太悠闲了!现在鱼塘有自动增氧机、自动投料机,自己要干的活儿不多,每天上午9点之后基本就没事干了。”今年,他还参加了县农业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了水产养殖方面的技术。得知创业有补贴,还能获得创业担保贷款,王昌明决定扩大养殖规模,目前他正在寻找新的水面。

  杨湾镇有渔民120户370人,像王昌明这样选择自己创业的,有20多户。为做好禁捕退捕工作,杨湾镇广泛宣传农业种养方面相关政策,支持渔民流转土地420亩,目前有20多人自主发展稻虾、水产养殖等产业。

  大观区渔民陈立明:培训送上门,新技能添底气

  “最近,我和老婆都参加了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了家居清洁、制作家庭餐、照料老人、护理病人等内容,现在就业的路更宽了。”11月中旬,记者见到陈立明时,他和妻子刚刚参加完为期20多天的技能培训班,并通过考试获得了技能证书。

  今年45岁的陈立明是大观区袁江村渔民,祖祖辈辈在长江边捕鱼为生。“我们家兄妹七个,除了大哥,都是渔民。”陈立明说,在江上“漂着”的日子,总是过得提心吊胆,最怕的就是遇上大风大雨,他更喜欢岸上安稳的生活。所以他听到长江禁捕的消息后,2018年就上了岸。

  “哥哥姐姐们都在捕鱼,我没捕鱼后,他们就让我在大南门菜市场卖鱼,妻子也在大南门菜市场找到了份卖牛肉的工作。”去年,随着大观区减船退捕工作持续推进,陈立明的哥哥姐姐也退出了捕鱼,他无鱼可卖,失业在家。

  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正在读高中的孩子,陈立明想找份离家近又相对自由的工作,以方便照顾家人,但苦于没有技能,不知道能干什么。

  这时,当地就业部门雪中送炭,上门询问渔民培训需求,陈立明夫妻俩立马报了名。“妻子一直有当月嫂的想法,我也想通过培训增加点技能。”他们选择了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班,每天晚上去上课,培训期间每人每天还能获得50元生活费补贴。

  “按照‘应培尽培,应补尽补’的原则,我们将16至6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未就业退捕渔民全部纳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每年提供3次以内培训。培训结束后,我们还会为其推荐就业。”大观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汪锋告诉记者,大观区有退捕渔民825人,其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704人,通过“四个一批”(发展产业帮扶一批、务工就业转移一批、自主创业解决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帮扶渔民转产就业,已基本实现退捕渔民户至少一人就业。

  宿松县渔民徐小兰:走上公益岗位,生活有保障

  “得知国家要保护长江、禁捕退捕时,我是全力支持的。虽然我没什么文化,但国家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我们上岸,才能更好地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家住宿松县洲头乡乌池村的徐小兰,曾常年和丈夫孙中华在长江及家附近的湖泊捕鱼,夫妻俩在2018年响应国家号召,弃船上岸。

  上岸后,还没来得及找到新的营生,孙中华就遭遇了车祸,徐小兰陪着他在医院待了一年多。“丈夫双腿残疾,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学,一个刚毕业。”徐小兰家成了贫困户,靠吃低保维持生活。

  今年8月,洲头乡人社所所长吴强东在乌池村开展退捕渔民就业帮扶情况调查时,了解到徐小兰有就业的意愿,就帮助她就业。

  只要县里有招聘会,吴强东就会送徐小兰去参加,帮她寻找合适的工作。10月中旬,徐小兰终于找到了工作,在宿松县临江产业园一家皮革厂上班,每月工资有近4000元。但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她就被迫回家了。因为丈夫双腿不便,需要照顾,她不能离家太远。

  了解到徐小兰的困境后,吴强东和乌池村“两委”商量后,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她担任乌池村的保洁员。

  “在乌池村村部大院当保洁员,一个月去五六次,离家近,能顾上家里。”徐小兰说,政府还帮他们代缴了养老保险费,每年3000元(代缴时限不超过15年),老来生活有保障,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渔民退捕有力度转产安置有温度

  离开,难免有些不舍,因为那里曾是渔民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地方;上岸,有向往的幸福生活、美好的明天,因为这里有比一江碧水更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安庆市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完成所有渔船证照注销、船网拆解工作,到去年底全面实现了禁捕退捕。在禁捕退捕的同时,安庆市还精准施策,按照“一船一档”的方式为退捕渔民建立帮扶档案,送服务上门,帮渔民转岗、办理社保参保手续,按照推荐就业一批、技能培训一批、支持创业一批、公益岗位托底一批的思路开展帮扶,确保退捕渔民上岸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了30多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上万个。同时,组织退捕渔民及其未就业子女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推出“6+X”培训项目包,确保每个有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接受至少1次免费培训,并对初次参加技能鉴定的费用予以免除,今年以来已培训529人,兑现培训补贴80.02万元。安庆市在为有创业意愿的退捕渔民提供免费创业培训的同时,指导有创业条件的退补渔民在休闲渔业、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领域创业,并为有创业意愿的渔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创业补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万元,兑现创业基地补贴2万元,兑现一次性就业补贴、交通补贴、创业基地补贴等95.66万元。对就业确实困难的,优先安置到公益岗位。目前,有39名退捕渔民被安置到公益岗位。

  此外,今年市人社局联合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安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指导意见》,对安庆市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障的范围、补助办法、补助方式、认定程序等政策进行明确。省人社厅等3部门《关于做好我省长江流域退捕渔民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安庆市第一时间对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进行了调整,确保补贴标准与省政策保持一致。目前,全市符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退捕渔民2956人,实际已参保2956人,参保率100%。落实参保补助2654人,落实参保补助资金3869.97万元。(记者 查灿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