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地方频道>安庆>要闻

安庆:十年坚守创新 只为黄梅飘香

  9月26日,2022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将在市黄梅戏艺术中心拉开大幕。

  按照“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的举办周期,2022年,展演周已经来到第十个年头。

  十年坚守,展演周已经成为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重要补充、戏曲交流的展示舞台、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文化惠民的群众节日……

  十年创新,展演周形式在变、内容在变,每年都有新突破、每年都有新看点,但“艺术的盛会、群众的节日”的初心,从未改变。

  艺术的盛会 群众的节日

  “开幕式演出《凤鸣声声 梅花朵朵——“喜迎二十大”致敬经典黄梅戏演唱会》,邀请全国黄梅戏梅花奖获得者汇聚安庆,共同致敬严凤英、王少舫等黄梅戏先辈大师”;

  “省内11家黄梅戏剧团15台优秀黄梅戏大戏将在展演周期间集中线上展演”;

  “开展黄梅戏小戏暨地方戏曲展演、黄梅戏校园课间操展演、黄梅戏广场舞展演、‘跟着名家唱黄梅’网络模仿秀等活动”……

  9月19日下午,2022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新闻发布词一公布,便引起广大戏迷关注——“又有黄梅戏看了”。

  展演周,是艺术的盛会,向来如此。

  2013年,展演周共组织了9台16场黄梅戏剧目展演、8场广场黄梅戏汇演、100场黄梅戏电影展播;

  2014年,13台黄梅戏大戏轮番登场,25台精品小戏参加展演,民营院团首次登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0多名戏迷观看;

  2016年,8台黄梅戏剧目展演,韩再芬、黄新德、吴亚玲、王琴等10位黄梅戏“梅花奖”获得者登台演唱黄梅戏经典唱段;

  2017年,开幕式演出“寻梨园之根”,首次全景式展示安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艺术,国外演出团体首次登台,首次开展“京黄故里”石牌戏会、接连9场大戏传承经典黄梅;

  2020年,疫情之下,展演周并未缺席,15台黄梅戏优秀剧目、22部黄梅小戏让戏迷过足“戏瘾”……

  十年间,走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的道路上,安庆创排精品剧目、培育领军人物,把黄梅戏艺术不断推向新的高峰。“每一场艺术盛会,都是上一年丰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倒逼着下一年黄梅艺术再攀高峰。”市文旅局总工程师王勇介绍。

  一个盛会,一个剧种,在坚守中生生不息,广大群众也在盛会中享受文化大餐、黄梅盛宴。

  2013年的黄梅戏展演周,为群众搭建11个市县两级剧场、23个城区文化舞台,将“好戏演给百姓看”;颁奖仪式上由本土演员、院校师生、民间团体、戏迷票友等同台演出,戏里戏外、台上台下都让群众当主角;推出10元起惠民票价、公益性专场演出……展演周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节日”。

  十年间,展演周将惠民乐民进行到底。惠民票价、公益性专场演出、黄梅戏电影展映,广场文艺天天演……展演周期间,安庆“处处是舞台、天天有演出”,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彩假期,选择在黄金周来安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人也越来越多。

  “让人民群众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来共享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成果。”“让艺术的盛会成为群众的节日”,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人们的心田。

  2022年的黄梅戏展演周,开展了“我最喜爱的黄梅戏”网络投票活动,由群众网络投票选择喜爱的剧目,同时首次开展“跟着名家唱黄梅”网络模仿秀等活动,将惠民乐民搬到了“线上”,惠及更多群众。

  坚守中创新 传承中发展

  “艺术的盛会、群众的节日”,这一办,就是十年。

  走过十年,举办6次,在坚守中创新,展演周次次办,次次都有新看点。

  2013年,打出“黄金周哪里去?到安庆看黄梅戏”口号,“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开始成为安庆文化旅游品牌;

  2016年,开幕式“把黄梅戏梅花奖演员请回家”,首次举办全市地方稀有剧种展演、“黄梅戏进校园”成果展演;

  2019年,首次开通网络售票便民服务平台、开展黄梅戏“网红”评选、“黄梅戏变装换脸”,安庆“处处是黄梅”的景象从公园、剧场、小区走到“网上”……

  2020年,展演周首次从“线下”走到“线上”,推出五大云端活动——“云剧场”“云课堂”“云赛场”“云商城”“云推介”……

  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2022年的展演周,也是如此。

  “本次黄梅戏展演周将打破实体剧场、广场的边界,降低观演门槛,积极搭建媒体传播矩阵,并在活动内容上积极拓展。”副市长王赵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比如,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黄梅戏精彩节目、优秀剧目、创新作品、推广活动的线上展演,多角度呈现、多渠道传播,用科技赋能艺术传承;

  比如,首次变艺术大餐“送餐制”为“点餐制”,11家黄梅戏院团的23部大戏接受网友投票,遴选出今年黄梅戏展演周15部参演大戏;

  比如,首次举行黄梅戏校园课间操展演、黄梅戏广场舞展演、廉洁文化戏曲展演……

  守正创新,只为黄梅飘香。展演周正在用“新”,让黄梅戏离时代更近、离群众更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55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