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

首页>地方频道>丽水>要闻

防汛I级应急响应下的“最美身影”——庆元县应对强降雨防汛救灾纪实

全县平均降雨量超450毫米,所有监测站中,记录雨量最大的甚至超过了770毫米!连日来,庆元的汛情牵动了众人的心,央视也连续数日将镜头对准了这里。

雨情汛情来势汹汹,6月15日18时,经过会商研判,庆元县在这个汛期中首次“拉响”了最高等级应急响应——防汛I级应急响应!

相关干部全部到岗到位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风险区域人员转移“清零”、9万余件应急物资统一调配、千余名应急抢险人员严阵以待……随着一项项最高等级防汛举措的落实,冲在防汛一线的一道道身影成为了人民群众心中最坚强的依靠。

敲锣者

“咣、咣、咣……”

“山洪来了!大伙赶紧起床!撤离到安置点!”

15日凌晨4时30分,庆元县龙溪乡西溪村山洪来袭,为了尽快转移群众,坚守在河道旁一夜没合眼的乡干部吴其锋、林锋赶紧一边跑,一边敲起锣,用这个“土办法”叫醒村民紧急撤离躲避。

“山洪只要没过桥洞,村民就必须撤离了。”吴其锋说,这是龙溪乡干部多年应对山洪总结出来的经验。至于那面“防汛锣”更是乡里防汛的“老队员”了,2022年那个汛期,它也曾被敲响过。

就在锣声响起的那一刻,本就绷着根弦的乡村干部、民间救援队立即根据预案,火速开始了人员转移工作。因为提前上门摸排过情况,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很快被志愿者推着轮椅接走。前后仅仅20分钟,全村31户88名村民全部被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避灾安置点。

面对汛情,人员转移是重中之重。连日来,像吴其锋、林锋这样的“敲锣者”“吹哨人”还有许多:竹口镇副镇长刘峻峰与驻村干部吴珍珍在排查中紧急转移了一对八旬夫妇,仅10分钟后,老人宅子的后山就发生了滑坡;黄田镇桐山村应急队队员李金根在巡查时听到公路上的异响,便赶紧通知镇村干部拉起警戒线,拦阻过往车辆,2分钟后公路发生了坍塌……

挖机手

持续强降雨下,山体土质松动,庆元县域内的13条国、省、县道出现了坍塌情况,阻断点一度多达60余处。

为了尽快抢通道路,将应急物资送到百姓手中,庆元相关部门出动了50余台应急抢险机械,动员200多名抢险人员冲在了抢通一线。一些乡镇的党员干部、企业员工也跳进了驾驶室,加入其中。

“早年干工程时买的这台铲车,现在村里急用,义不容辞!”昨日8时,在连续参与疏通道路6个小时后,岭头乡杨家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吴克发才抽空在驾驶室里扒了口饭。“这两条道路不抢通,物资就运不到杨家庄和其他6个村,不得不抓紧呀……”

“莲湖至里地道路有新的塌方。”“中村至莲湖路段再次塌方。”“有车辆人员困在莲湖至里源两处塌方之间。”……

从15日12时开始,短短3小时内,隆宫乡的降雨量便超过了100毫米。随之,乡干部的工作群里,几乎每隔半小时就会跳出一条关于道路阻断的消息,牵动了所有乡村干部的心。

面对乡级储备抢险应急工程机械车辆告急的局面,当地两家竹木企业的负责人主动联系上了乡政府,紧急调派企业内的两台挖掘机和人员,与乡级抢险队伍协同作战,共同开展道路抢通工作。

“在水灾面前,我们义不容辞。”企业负责人周邦火如是说。截至昨日18时,当地的抢通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勤务员

“它可是小林送来的,放在家里应该没事吧?要还人家呢……”15日一早,在乡干部的搀扶下,准备前往安置点的姚兴大老人,没要求带上什么家当,唯独念念不忘家中那只煤气罐。

71岁的姚大爷是江根乡甘竹山村的一位独居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平日里村干部没少上门照顾。14日上午,江根乡的雨势还不算大,甘竹山村委会副主任瞿小林特意来到老人家查看时,细心地发现正在做饭的老人几次也没能打着煤气灶,于是,他便冒雨折返1公里多,背着自家的煤气罐给老人送了去。

驱车数公里,自掏腰包为安置点群众及时补充蚊香等物资的贤良镇干部;站在积水中,冒雨为独居老人家里清理下水口的淤上村党支部书记;徒步近3个小时,为道路阻断村庄送去应急物资的五大堡乡党员应急队……暖心的一幕幕,总能在这阴云密布的时节给人以感动,让人更加期待那雨后的彩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