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合肥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城市绿化、医疗保障、养老托育、就业发展等群众关切的民生保障话题畅所欲言,找对策、提建议、话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合肥市政协委员胡优华:打造更“科里科气”的高品质城市公园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合肥新建公园游园61个,千亩以上公园达20个。”市政协委员、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优华对过去一年合肥的城市园林建设格外关注。
“去年合肥园博园的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虽然合肥园博会已经落幕,但留下来的城市展园和特色建筑让这里依然延续着超高人气。”在胡优华看来,合肥在城市最好位置建设园博园,把城市最美空间留给老百姓,是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最生动的写照。
今年两会期间,胡优华结合多年从业经验,带来了关于建设高品质城市公园的建议。
一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措施,打造节约、绿色、低碳的城市公园。优先选择适合合肥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低维护植物种类,在养护过程中采用智慧灌溉、智能设备、生物防治等生态友好型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在公园建设中设计具有历史特色的人文景观,让市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注重多元功能区的设置,合理规划露营、集市、体育、会展、森林康养等区域,使空间更有弹性,适应市民活动需求。
“科创是合肥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我们的公园也可以变得‘科里科气’。”胡优华建议,在城市公园设计和建设中,融入智慧管养平台、智慧检测平台,依托AR、VR技术与智能互动设施,打造互动体验型场景。引入智能导览系统、智能语音、智慧场景和无感支付等,通过大数据实现城市公园的信息共享互通,让市民和游客的游园体验更智慧,更便捷。
合肥市政协委员屈晓茜:拓宽基层医疗机构“评优”路径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市属医院与54个社区共建了医疗集团,这说明合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委员、蜀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屈晓茜在“健康合肥”建设部分,画上了满满当当的标注线。
基层医疗事关群众身体健康,结合自身多年基层医疗工作经验,屈晓茜建议,进一步优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办好“家门口”医院,让群众的健康生活更有“医”靠。
屈晓茜在调研中发现,患者往往更信赖大医院的诊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因此,她认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令她欣慰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2024年,合肥将深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围绕这项举措,屈晓茜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
“一方面,鼓励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通过‘传帮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政策,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屈晓茜还建议,参照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创建评价体系,拓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级评优路径。
合肥市政协委员吴海峰:吸纳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家政服务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促进健康体育、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量,争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国家试点。”市政协委员、安徽大海家政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海峰说,“家政”关系着千家万户,从报告中可以看出,2024年合肥将以实际行动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的温度和质感。
“合肥这些年发展迅速,家政服务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如老人陪护、小孩代管、一般家务等,人们对家政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家政行业深耕20余年的吴海峰,一直关注着合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两会前夕,吴海峰还奔波在家政行业各个大会、论坛中,与业内的企业家、从业者共话行业趋势,为两会建言献策收集建议。
“家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建议合肥本科、大专等院校,开展养老、托幼等和家政相关的专业课程,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吴海峰建议道。家政服务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将大有可为,他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创业者加入,共同助力合肥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政协委员何强:打造“英储计划”吸引更多人才留下来
“风生水起”的事业,呼唤“风华正茂”的青年。过去一年,合肥招才引智掀起新高潮,全年新增在肥就业参保大学生突破35万人,不断传递求贤若渴的真情。
市政协委员、瑶海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何强带来的两份建议都与人才有关:关于打造“英储计划”促进招才引智和解决青年人才就业生活“最后一公里”的建议。
在招引高技能人才方面,何强表示,合肥有着丰富的技能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创新性地在岗位设置、薪酬待遇以及跟踪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不仅培养技能型人才,也增加留住技能型人才的吸引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何强建议,可以在中小学建立优秀毕业生人才储备库,打造“英储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为他们在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帮助与引导,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其留在合肥发展的动力。
在服务人才方面,何强建议,针对人才实际需求,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人才服务项目,解决青年人才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青年人才在合肥找到发展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
“人才能够为合肥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让更多人才留下来、留得住,并且留得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何强说。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 黄紫燕 任海怡 刘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