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从一季度亮眼数据看文旅“破圈”密码

一季度,我市文旅消费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市31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932.96万人次,同比增长29.76%;游客消费30.74亿元,同比增幅29.69%;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占比近三成,达50.98亿元。数据的背后,不仅是镇江短期策略的成果,更是长期战略的阶段性验证。通过文化焕新优化存量、服务革新培育增量、全域更新扩大总量,镇江正构建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镇江文旅的突围,始于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解码与创新表达。一方面,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成为亮点。百年老字号恒顺官酱园通过沉浸式体验焕发新生,第48届恒顺酱醋文化节三天吸引8万人次参与,“打酱油”的传统民俗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将“中国醋都”的文化名片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旅经济。另一方面,博物馆经济的“破圈”传播成为新引擎。“数见苏韵”镇江站活动13天接待观众超13万人次,文创销售额达115万元,“南博小粉炉”“镇博小粉瓶”等爆款产品屡屡断货,央视多次报道,实现了从“展陈空间”到“文化消费场域”的跨越。此外,书法、茶文化等本土元素通过研学与科技融合焕发活力,米芾书法公园吸引近2万名学生体验汉字之美,江苏茶博园以数字化茶园管理展示茶旅融合新业态,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的碰撞,让文旅IP更具生命力。

文旅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与惠民政策的精准落地。镇江以创建高等级景区为抓手,推动服务升级。丹徒开心休博园入选国家4A级景区创建名单,句容葛仙湖公园创成3A级景区,通过“文化展示+互动体验+文创开发”体系优化,打造“青春文娱”新场景。更值得一提的是,“镇江人游镇江”惠民行动入选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全年免费开放景区超30天,春节后首个周末即吸引14万游客“零门票”打卡,带动A级景区消费同比激增60.52%。这种“人气、商气、财气”的良性循环,既提升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又通过国潮集市、古风巡游等配套活动,催生出消费新物,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镇江文旅的突破,更在于跳出传统景区思维,激活文旅基因。西津渡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京畿路通过微改造引入20余家网红店铺,春节假期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古韵与青春共生”的典范。市区商圈转型为文商旅融合集聚区,永安路美食街、苏宁片区一季度接待游客分别达79万和230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超三成,新业态商家与老街巷的碰撞,让城市空间成为“可逛可玩可消费”的文旅载体。县域层面,丹阳眼镜城以“中国眼镜之都”为核心,一季度游客接待量同比激增113%,运河1958商业街的规划更将文旅与产业深度融合,展现“超级窗口”的潜力。

当一季度数据的“开门红”逐渐沉淀,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爆发式增长蜕变为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唯有将文化根脉与时代需求深度绑定,方能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持续领跑,实现文旅产业的“破圈”与长红。 (朱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