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晨旭)3月17日上午,玉环坎门街头,智能巡查车识别到振兴路有家电动车店跨门面经营,系统预警后,该问题自动进入街道治理平台,执法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迅速通过系统立案派遣。负责该网格的执法队员通过手机端收到案件信息后,立即前往现场处置,立查立改。
这是玉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坎门执法中队创新性融合AI技术推出的车载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城市治理问题的智能化识别与高效处置。一辆辆长着“大眼睛”的智能巡查车正在悄然改变城市治理的传统模式。
别看智能巡查车外观小巧,却蕴含着强大的科技内核,它搭载着AI大模型,可精准识别机动车乱停放、占道经营、跨门面经营、私搭乱建等10余类街面秩序问题,识别准确率达97%以上。
发现城市违规事件后,智能巡查车会通过5G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精准研判、精确处理,再由街道治理平台发送给队员,在手机端实现“通知—处理—反馈”的全流程闭环打通,将人工处理转为自动发现和半自动处理,提高市容监管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这样的“智慧车巡+AI识别”,已经是坎门执法中队每天的工作常态,截至目前,该平台派发任务指令186件,完成处置186件,任务闭环率达100%。
坎门执法中队中队长吴礼锋表示,智能巡查车的引入,不仅是城市管理工具的一次升级,更是主动拥抱AI提升行政执法方式的体现,他们将结合城市治理系统提质增效行动,在现有经验上继续优化与摸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见勤率”“管事率”“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