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如诗,万物清朗。今年清明假期,在晴好天气的加持下,市民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各大景区活动丰富,秩序井然,形成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旅游小高峰。据统计,清明假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2.8万人次,同比增长26.6%,实现旅游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3.8%。
此次清明假期,市民游客出游依然以“先祭祖、再出游”的形式为主,短线游、周边游、自驾游受青睐,出游主题以返乡探亲、踏青醒春、休闲度假等乡村体验游为主,省内及长三角周边城市游客居多。全市旅游市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文化需求活跃,假日旅游工作“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云端引流聚人气。清明假日期间,全市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把宣城文旅线上热度向线下延伸。借力2025“春游江淮请您来”活动,绩溪县开展蒙城、阜阳文旅推介会实现跨城联动,家朋第十六届油菜花文旅推广季也在节前盛装启幕,以花为媒,以节会友。郎溪县樱花文旅嘉年华巧妙融合非遗龙灯表演与千亩花海风光,形成30万+流量热点,首届春茶开采活动则聚焦产业振兴,通过直播带货、茶旅融合单日引流2000人次,带动电商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旅游月十大主题活动精彩不断,假日期间吸引5.5万余游客观光游览。全域累计发布“春游江淮”相关宣传稿件78篇、视频21条,总传播量超百万次。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在宣城泾县拍摄,带火 “民俗+非遗”体验别样春天,到宣纸文化园体验捞纸,到汉唐纸坊、三希堂参观体验,查济写生,到桃花潭体验诗歌文化等,吸引了大批游客,汉唐纸坊和中国宣纸小镇游客数同比大幅增长。“皖南川藏线”“皖浙天路”车流量火爆,龙川景区接近景区最大承载量、鄣山大峡谷景区达到最大承载量,查济等古镇游人如织,“线下深度体验+线上裂变传播”的立体营销模式有效激活了假期旅游市场。
二是业态焕新优体验。假期虽短,精彩不断。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广大游客畅享春日时光。踏青赏花游聚人气。旌德花海音乐节以400亩油菜花海为舞台,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集音乐、文化、艺术、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金色花海与动感音浪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春日画卷。郎溪观天下景区映山红民俗赏花节同山花相约,与春光共舞,新和樱花吸引大批游客赏花打卡游玩。受第十六届油菜花文化旅游推广季流量带动,绩溪梅干岭梯田人头攒动。泾县马头祥景区樱花、汀溪乡采茶游、狮子山油菜花等也备受游客青睐。红色旅游热度不减。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宣城红色旅游景点迎来了新一轮的游览热潮。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王稼祥故居纪念馆等红色景区接到大量团队预定和家庭式散客,游客们纷纷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新业态备受青睐。特色“村咖”吸引目光,泾县更新村咖地图,上新咖啡杯贴,节日期间发放了3000份地图和2万份杯贴,并创新推出新玩法:“海底捞+春日村咖”,提前预约即可在田野中享受海底捞套餐。广德太极洞鹿柴营地、欢溪原房车营地、梅里野奢计划营地、郎溪松林间、小土村等露营地都成为“露营+旅游”的热门选择。宁国河沥老街推出“老街清明文化春游季”活动,青龙湾机场推出低空飞行观光+露营产品,西津野渡推出花船巡游演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绩溪·徽菜(徽厨)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翻台率达200%,游客透过舌尖一品徽菜的历史渊源与文化魅力。
三是监管护航保安全。清明节期间,全市文旅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79人次,检查娱乐场所、A级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127家次,及时发现并处置有关问题线索。三天假期,全市文旅市场安全形势稳定,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市、县(区)两级文化旅游部门严格执行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认真落实假日旅游咨询投诉、旅游安全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针对假日客流高峰提前启动限流和分流预案,确保游览安全。同时,各县市区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加强微笑服务,播放宣传视频。部分县市区要求设立志愿服务点,组织志愿者清理景区垃圾,劝导文明旅游,引导游客有序停车;免费赠送扇面画、卡纸画等文艺作品给游客,增加游客的观赏体验感。假期期间,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场,发放旅游宣传资料500份,受理游客咨询100次,景区设置文明旅游宣传点,组织志愿者为游客提供登记、引导等服务,营造了安全、有序、文明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