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要闻

张天任亮相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

三个故事讲述湖州乡村美丽蝶变

  昨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来自我市的全国人大代表、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接受了记者的集中采访。
  现场,中新社记者提问:“您作为一位来自浙江农村基层的村党委书记,在落实‘千万工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张天任听后,用亲身经历的3个小故事,向在场的中外媒体娓娓道出了“千万工程”给浙北小山村——新川村带来的巨变,生动讲述了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湖州故事。
  张天任说,第一个故事是“千万工程”换回了绿水青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办起了不少企业,老百姓富了,但山秃了、水臭了,老百姓曾经说他们是住在垃圾堆上数钞票。2003年,在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浙江省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4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新川村本土企业天能集团调研时,勉励企业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村两委痛定思痛,决定打生态牌,走生态富民的道路。如今的新川村,绿水青山又回来了,老百姓住上了小洋房,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
  张天任说的第二个故事,是绿水青山赢来了金山银山。他用“一脚踩污染的刹车”和“一脚踩绿色的油门”向大家讲述新川村的美丽蝶变。如今,村里不仅关停了10多家矿山企业和高能耗企业,更通过天能集团的帮助和村企共建,引导村内企业融入新能源产业链。同时,鼓励村民发展休闲旅游、观光旅游、特色民宿,让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新川村还成立了3家强村公司,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亿元。生态的优势变成了民生的福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张天任说,第三个故事是石榴抱籽促进了共同富裕。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近年来,新川村和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等多个村结对联建,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同时,村内企业吸纳了来自全国的1780多位少数民族同胞,让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增收。今后,新川村还要与全国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村结对共建,像石榴籽一样抱成一团,共享浙江在“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经验,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