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郢”与“庄墓圆子”背后的故事

武王墩墓考古的新发现,引发了受众对于楚文化的关心。你知道吗?合肥也是楚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合肥是距离楚文化中心最近的城市之一。”安徽省文史馆馆员李云胜说,2000多年来,合肥一直深受楚文化的影响,直到现在,在合肥还能感受到楚文化的遗风。

地名中的楚文化——合肥“郢”有5000多处

在全国的农村地名中,大多人熟知的是“村”、“庄”、“屯”。而在合肥的地名中,虽然也有一些叫“圩”的,但更多的是“郢”字,比如:大房郢、王大郢、王小郢、邵大郢……

什么是“郢”?为什么叫“郢”?“郢”的地名有什么文化意义?

寿春,即今日的寿县。楚国迁都寿春之后,历经考烈王、幽王、哀王、负刍四世,共19年,于负刍五年被秦所灭。此时,楚国人为了不忘故国,纷纷将自己所居的村落,改用国都“郢”的称谓,用国都取名而沿袭至今。

李云胜介绍,楚国迁都寿春后,合肥成了郢都的“后院”,地位也得到骤然提升。

“合肥南临巢湖,北接淮河,是沟通江淮的重要通道,在主要依赖水运的时代,南方楚地向郢都进献贡物、输送物资,多要经过水路由居巢、合肥转运,合肥由此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之地。”李云胜介绍,寿春作为郢都仅存十几年,寿春被秦攻陷后,郢都的楚人四散奔逃,大部分向南逃到今天的合肥市市区、肥西县、肥东县等。逃出郢都的楚人虽然散居各地,但仍以“某某郢”命名所居之地。

据调查,在今合肥地区以“郢”命名的地名有5000多处,占全国冠“郢”地名的1/3以上。

饮食中的楚文化——庄墓圆子也叫寿州圆子

闻名的“寿州圆子”是寿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也就是合肥人最熟悉不过的“庄墓圆子”,主产地就在合肥市长丰县庄墓镇。

“庄墓圆子也就是寿州圆子。”李云胜介绍说,长丰县历史很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隋唐时分属寿州、庐州、濠州。位于长丰县中北部的庄墓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称庄墓桥镇,史属寿州。据光绪十六年《寿州志》记载:“楚庄王墓在州东南九十里,大冢岿然,庄墓因此得名。”作为古寿州所在地,庄墓镇的庄墓圆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李云胜介绍说,相传楚庄王有一个女儿要远嫁,楚庄王非常不舍,为解女儿思乡之情,他便命人将女儿最爱吃的食物做成圆子带去他乡,从此,庄墓圆子便一直流传下来,至今仍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经典美味,更是合肥人过年过节少不了的主角。“虽然是传说,但这也足以说明,无论是地名还是饮食,自古以来,合肥便是楚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楚文化在合肥根深蒂固。”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郑静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