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镇江人的脑海里,都有一家陪伴着TA从小走到大的馄饨店。这些小店也许不起眼,藏在镇江哪条隐秘的街巷里,但每当一碗冒着热气的馄饨被端上桌,某些记忆就一下子涌上来,瞬间就被治愈了。第1期小编带大家走街串巷寻到镇江人记忆中最爱的那一碗——馄饨。
琴园巷口的馄饨摊
位于金山路和琴园巷口
要说哪里能吃到记忆里正宗的老镇江馄饨,不少吃货的推荐是这里!
没有门面、没有招牌、连个名字都没有,看上去不起眼,却是一家开了43年的馄饨摊,老板潘先生算是“子承母业”。
从1980年“粮票+1毛钱”到现在的8元一碗,不变的还是老镇江的馄饨味道。一旁的老板娘正在包馄饨,她说,现包现下才好吃,馄饨的肉泥不用机器,都是手工剁出来的。
老板告诉记者,老镇江的馄饨就是红汤底,酱油、猪油、胡椒粉……这些最简单的配料,却能让老顾客们从城东跑到城西,就是为了能吃上一碗带有老镇江情怀的馄饨。
小区里的百盛馄饨
位于百盛家园小区20栋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吃不怕藏得深。
这是一家开在小区车库里的馄饨店。没有吃货的推荐,一般人很难找到。走进店里,不时地看到外卖小哥来这里取货。
老板任先生告诉记者,从西津渡小码头街到百盛家园,馄饨店已开了18年了,也是最早做外卖馄饨的一批店铺。
记者注意到,除了馄饨,老板还会不时上新小吃,满足食客的需求,有锅贴、五香茶干、五香鸭肫等。这不,到了放学点已经有小朋友准时来报到啦!
分单双号开的
“和谐”馄饨摊
位于南门大街
来到南门大街与寿邱街交会处的百果园旁的小巷子里,这家馄饨摊有些“特别”。
一旁的小黑板上写着“本月双号出摊”。没错!这家特别之处就在于,两家馄饨店主共用一个“巷口”摊位。
“我们两家差不多时间开的,都是左右邻居,既是开店也是邻居和谐相处。”“双号”摊主张女士告诉记者,两家馄饨摊开了有20多年了,虽共用一个摊位,两家味道却不同,顾客们可以自行选择。
“来吃的都是老顾客,有位顾客小时候在这里吃,看着她长大、成家、生孩子,现在经常带着孩子来光顾。”摊主张女士说道。
80后怀旧情怀的
不止馄饨
位于中街18号
搪瓷碗、游戏机、老式台灯、录音机……走进这家馄饨店里,感受到的是浓浓怀旧味道。
为啥会开这家店?80后店主沈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的“下午茶时间”,家里的长辈就会拿着搪瓷碗到街头巷尾买回来一碗馄饨,“在我们80后的记忆里面,是有这个情怀的。我本来就是做餐饮的,就想把镇江的这种老味道给传承下去!”
沈女士在原来镇江小馄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如店里的酸辣肉燕小馄饨就是对福建风味馄饨进行改良,芝麻糊、陈皮豆沙等都是两广一带的糖水,对口味进行改良后,更适合本地的食客。
有家特色馄饨
位于江滨新村疏导点
这家馄饨店位于江滨新村美食街上,能在这条“顶流”小吃街上开这么久,一定有它的秘诀。
原来这家店的前身就是在迎江桥上摆了13年的馄饨摊。因老城区改造后集中疏导,摊点就搬到了这里。
老板娘说,她家白汤馄饨最有特色,每天一大早,她就去挑选最新鲜的猪大骨来熬汤。“无添加、有老镇江的味道”“吃得更多的是一种情怀”这是顾客们说得最多的评价。
母女馄饨
位于东门坡巷口
还记得东门坡的母女馄饨摊吗?如今从巷口的临时摊点“升级”成了一家小门店。
她家的馄饨个头饱满,每个出锅的馄饨鼓鼓的像个小灯泡,全因为“母女”中的母亲,都是她亲手包的。如今,这位母亲已经80多岁,“母女”店也成为了“婆媳”店。
记者实地去探了一下,她家包馄饨的手法与众不同,包的每个都有棱有角,就连冷冻过的都能完好地立着。如果不知道去哪吃馄饨,来试试这家母女馄饨吧。(全媒体记者 杨佩佩 卞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