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一场暴雨突如其来,雨水沿着预留的排水孔流入雨水花园,经过滤、下渗进蓄水池,整个园区仿佛一块大“海绵”。这里是去年建成投用的扬州建工科技园,也是当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实践。
“不同于在公园里打造海绵城市,工业园区内的绿地相对较少,对短时间内的排水安全和有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扬州建工科技园海绵城市项目设计负责人王斌介绍,该项目采用海绵与景观深度融合的建设理念,对雨水资源进行了创新利用。
进入园区,硬质地面上没有设置雨水口,但每一块绿地实则“暗藏玄机”。
一处雨水花园内,围住花园的路缘石上,开了6个圆孔。看似普通的设计,却可以使雨水快速导入花园中,这是让“海绵”吸饱水的第一步。
雨水进入花园,经过鹅卵石缓冲后逐渐下渗,海绵设施开始发挥作用:花园内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去除污染物质,净化雨水;蓄水层和构造层滞留雨水,降低径流总量;净化、滞留后的雨水被收集到调蓄池中,超标的雨水才会进入城市雨水管网,减缓强降雨对市政管网排放的冲击。
“项目建设下凹式绿地2180平方米、雨水花园1418平方米、雨水收集回用池580立方米,通过这些海绵节点的打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2%。”王斌介绍,去年项目刚建成就经受住了强降雨的考验,单次降雨可为市政管网排水减缓1000多立方米的雨水消纳量,缓解整个片区的排水压力。
走进扬州建工科技园内的绿地,会发现一些高出植物的黑色喷头,这是与雨水回收系统联动的自动灌溉系统。这块吸满了水的大“海绵”,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地块的生态调蓄功能,还将滞留和净化后的雨水用于园区绿化浇灌和道路喷洒。
“天上水”藏在“园区下”,在钢筋水泥间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是扬州海绵城市建设“系统顺畅、简约适用”创新理念应用的一道缩影。在扬州市住建局公用处处长成晔看来,当地海绵城市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大开大合”,“我们希望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建设运营成本,实现兼具美观和实用的功能”。
地处江淮平原的扬州,水域占比26.3%,拥有86.7公里的长江岸线、1111条乡镇级以上的主要河流,承担着江淮200多万平方公里汇水,是国家重点防洪城市。
2023年6月,扬州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扬州有着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居江苏省第一的生态基础,有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古城保护、老城更新和新城建设的实践基础,更有2023年全省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中名列沿江八市第一的“一体化”治水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扬州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到2025年底,将建成218个海绵项目及7个海绵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比例提高至50%。目前,该市已累计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136个,完工53个。
“扬州海绵城市建设的治理模式,要求多个专业单位一体化设计,系统谋划周边情况融合式施工,行业专家深入建设过程嵌入式指导。”扬州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骆俊东表示,随着《扬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进入立法程序,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可为全国平原水网城市实施洪涝共治探索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