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复古潮流席卷而来,在商场里经常看到一些复古款式。
但记者在合肥扫街发现,街头悄然兴起了许多“古着店”,与新生产出来的复古款式服饰不同,他们所售卖的服饰是真“古”:都是店主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已经不再生产的衣服。就是这样的“古着”,现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既是服装店也是收藏馆
“古着”作为一个舶来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那么“古着”究竟是什么?按照国际定义,“古着”应该是指上世纪20年代后,距今至少20年且属于单个时代的产物,它是指从二手市场淘到的具有年代意义且不再生产的服装和物品,主要流行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等地,近几年中国市场也逐渐火热。
在合肥街头,记者探访发现,古着店大多“藏”在老城区,并且与抢眼的沿街商铺不同,很多古着店位于一些文艺街区以及一些小区巷子内,店铺大多小而精致。从三孝口地铁口出来,走进人民巷深入其中,一只卡通老虎雕塑翘着二郎腿坐在它的椅子上,用友好又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过往来客。合肥Tiger vintage古着屋店主张女士介绍,她经营这家古着店已经两年多了,以女性服饰为主,比如巴伐利亚女性裙,以及店里陈放的各式各样的女式礼装,主要客流是喜爱潮流时尚的年轻人,但也经常会迎来一些“时髦”的叔叔婶婶,来试穿或购买一些古旧服饰。
在古着店内闲逛,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记者发现每家古着店内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复古服饰,从精致的蕾丝裙到帅气的皮夹克,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年代感。走进位于淮河路步行街的大饼古着商店DrVintage,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具有浓郁历史味道的摇滚乐队服、赛车服等,伴随店内悠扬且富有年代感的歌调,似乎将人拉去通往上世纪丰富文化的历史班车。
“这一件是来自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POSHBOY棒球服,另一件是1997年较早的STUSSY潮牌棒球服。”大饼古着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店内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购买的衣服甚至比自己的年纪还要大,有些有价值的旧衣服卖的价格比新衣服还要贵,古着店既是服装店也是收藏馆。
既有购物体验也是社交空间
比购买者年纪还大的古着为什么能吸引年轻人?不少店主表示,古着店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和审美的追求。在古着店中,每一件服饰都是独一无二的,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进行挑选和搭配。这种独特的购物体验让许多年轻人趋之若鹜。此外,古着服饰的精致面料和细节剪裁也让人赞叹不已,它们不仅是服装,更是某个时代的缩影和文化的传承。
在位于合肥长江中路上的一家古着店,记者遇到了两名高考结束逛古着店的“准大学生”,其中一名女生夏思涵告诉记者,她是一名古着爱好者,喜欢购买。夏思涵说,“现在的服装店感觉都是一个样,古着就是十分特别,很有历史感,看到古着就常会思考那个年代人的审美和喜好,有一种时代穿梭的感觉。”
这家店铺的店主是一名95后,向往个性与自由的她在上班一年后辞职,开了一家古着店,她的古着店一开始在阜阳北路上,后来开到了长江路上,都是老小区改造而成的,如今的古着店每个房间都有一种风格,院子里也会时常举办以物换物的活动,一群古着爱好者们相互交流。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古着服饰的分享和讨论也层出不穷。许多年轻人通过拍照、打卡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古着穿搭,并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复古体验和感受。这种社交互动不仅让古着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激发了更多人对复古时尚的兴趣和热情。
既是机遇也有挑战
随着复古潮流的兴起,合肥的古着店迎来发展机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古着店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虽然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古着,但古着圈依旧十分小众,仍有许多消费者对古着缺乏了解或者存在误解。”一些店主告诉记者,前来购物的大多是年轻的古着爱好者,也有许多通过网红推荐等渠道来打卡的普通游客,但这类游客往往无法为古着店带来稳定的客流资源。
此外,由于古着服饰的特殊性,其质量和卫生状况往往难以保证,同时,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冒充古着,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对于古着店来说,如何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记者探店时,店家们纷纷表示,他们都会对衣物进行清洗消毒,同时他们在圈内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鉴别能力,能确保商品的真实性和品质。大饼古着DrVintage老板介绍,他在国外淘“宝贝”的过程中,在国外会对这些衣物饰品进行高温消毒,运回自家店铺后,他本人也会再一次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保证店铺内商品的整洁与安全。
还阔以古着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她不仅会对衣物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消毒,同时她还会将一些淘来的二手衣物进行二次创作,在上面画上一些自己创作的图画,让历史与现代相互碰撞,增加了衣服的独特性。
除了开店,不少店主还会带着古着参加艺术节、到“市集”摆摊、在网络上直播……“复古”和“二手”叠加的新潮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圈子,被岁月浸染之后的旧衣物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街边的古着店正在野蛮生长。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实习生 刘森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