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讲好亳州故事、擦亮城市名片”为使命,既让千载药都的“老声音”焕发新韵,更让时代发展的“新故事”直抵人心。全年中央级、省级融媒传播量见证“亳州热度”,百余场文化惠民活动诠释“亳州温度”,数十项国家级荣誉折射“亳州高度”。
当前,我市正以宣传之力为城市铸魂、为发展赋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亳州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让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声名随药香远播。
高擎思想之旗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在内化深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药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创新运用“集中调研+集体研讨”“市县联学+集体研讨”“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方式开展学习13次。提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经验做法获省委讲师团《中心组学习工作交流》刊发。积极运用推广“列席旁听+交叉观摩”新模式,采取“审、看、听、谈、评”五步工作法,对全市63家县处级单位进行全流程督促指导。策划开展“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讲”“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读”全媒体宣讲,推出学习音频112期、理论宣讲微视频108部。市社科联荣获第三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优秀组织奖、第二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奖。2篇研究成果分别荣获省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弹好思政工作“五线谱” 奏响国企发展“最强音”》获评中国政研会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唱响主旋律
一场场紧扣时代脉搏的主题宣传,奏响亳州发展奋进的激昂旋律;一次次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定格亳州跨越前行的精彩时刻;一篇篇广泛传播的媒体佳作,拓宽亳州走向世界的开放格局。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我市精心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亳州篇章”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
围绕深入实施“六一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设“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聚焦药博会”等专题专栏20多个。新华社《参考消息》《瞭望》新闻周刊等刊播《“千年药都”加速推动中医药“出海”》《亳州向上》等重磅稿件,大篇幅报道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场面和喜人成果。药博会期间,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刊播药博会相关报道110余篇(条),市直主要媒体推出“辉煌40载·创新向未来”、《“‘博’古通今向未来”—40年·药博长歌》特别专刊,量身定制19个药博会专版,总浏览量达3000万+。
中央媒体多次重磅报道亳州跨越发展新成效,省内媒体持续高频讲好药都奋进好故事。中央主要媒体刊播我市重点稿件746篇(条),省级主要媒体刊播2282篇(条)。在央视《新闻联播》前播发我市城市形象宣传片,累计触达8.92亿人次。市委宣传部在第二届“外国人讲安徽故事”大赛中获评优秀组织奖。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24场,网上新闻发布22次。网络文明主题曲《心归小黄城》获评2024年安徽省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利辛县《亲爱的厨神大人》微短剧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
厚植精神沃土
一个民族的繁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正如同一个城市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滋养。
2024年,我市持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力提升。我市精心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奋进新征程 做好接班人”第31届亳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举办亳州市“全民国防教育月”集中宣传、“老兵讲故事”等系列活动。涡阳县辉山村在“皖若春风”农村思政大舞台省级示范活动上作交流发言。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1人入选“全国老兵宣讲团”,1名个人、1个集体分别获评第九批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省级《榜样》专栏推出我市先进典型5名。5人获评“安徽好人”,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好人”累计获评总数位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县一区实现省级文明城市“满堂红”,“传承非遗·养生五禽戏”项目获安徽文明实践基金会奖补支持,亳州文明网入选中国文明网“文明+”矩阵新媒体典型案例。
凸显文化赋能
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过去一年,我市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开展亳州市暨涡阳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6344场、“送戏进万村”演出1301场次,蒙城县图书馆获评文旅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市博物馆“画文物”共享模式入选全国推荐案例。召开全市文艺精品创作工作座谈会,挂牌成立江宁会馆戏曲研学基地,淮北梆子戏《英雄·母亲》完成全市巡演并走进市委党校秋季主体班,二夹弦《板荡英雄家国心》获评2024年度国家级非遗资金保护项目。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相关工作做法被《安徽信息》专刊介绍并获省委负责同志批示肯定。我市“打造中医药文化集市”做法在全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获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较上年增加11家,资产总计15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华佗五禽戏系列文创产品入选首批安徽省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项目,谯城区入选全省首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华佗百草园景区等5家文化产业业态获评“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曹市镇辉山村红色景区”等2个项目获评省委宣传部2024年度创新发展项目,“道源文化旅游区”等2个项目获评2024年度长三角文旅产业重大项目、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新征程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职责使命,敢于担当作为,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升文化供给水平等方面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在新的征程中书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崭新篇章。(记者 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