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整体效益非常好,大闸蟹的产量在5到10万斤,鱼在400万斤,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12月14日,在国家级河蟹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铜陵市枞阳县白荡湖原生态养殖基地,枞阳县白荡湖生态渔业公司负责人胡宪说到公司今年的产量信心十足。
公司的渔业丰收,也让周边的农户跟着受益。作为股东,白荡湖边10个村795户脱贫户实现了每月领工资、年底有分红。“螃蟹你私人小打小闹是养不好的,白荡湖的生态好,公司搞得又规范,我在这个地方干活一个月能拿到3000块钱。”枞阳县汤沟镇共义村脱贫户钱来信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
小打小闹,效益不高。如何破解传统农业发展难题?枞阳县因地制宜,在培育壮大新型现代农业上找到了突破口,扶植了一批规模在万亩以上、带动贫困户千户以上的“万千工程”产业基地。枞阳县的这一特色做法被选入2020年全国扶贫典型案例。“我们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县财政先后投入3860万元,用于支持19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居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全县22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枞阳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办主任柏家国说。
截至2019年底,枞阳县累计减贫3.7万户,11.4万人脱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0190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3495元。腰包鼓起来后,枞阳县开始着手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第一项民生工程是对全县自来水管网进行改扩建。
“以前喝的是小河的水,现在喝的是长江的水,水质好了、价格便宜了,非常满意。”喝上了长江水,枞阳县雨坛镇合响村村民张锦福心里非常高兴。说起以前,张锦福仍然历历在目:最初吃塘水,这是望天水,最怕天旱;之后,井水和塘水搭着吃,井打得浅,水质易被地表影响,碱性重;再后来,吃自来水,都是小水厂,水质差、量不稳,开户费和水价都不便宜。
2017年3月,枞阳全面启动农村自来水并网改造工程,承诺3年内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同时,该县创新采用PPP方式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和北京首创合作成立枞阳首创水务公司,筹集到18.65亿元,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在2019年底全面启用。
与此同时,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环卫一体化、医养结合一体化等民生项目也全面铺开建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今,枞阳县所有建制村全都开通了公交;农村的环境也变了,村村“清沟清坎”,垃圾“日产日清”;在农村医疗和养老方面也摸索出一条新路子,全县214个家庭医疗服务团队签约服务20多万农民,65岁以上老人享受定期免费体检。
从曾经水患频发的国家级贫困县转变为如今长江岸边的“鱼米之乡”,枞阳县立足特色资源抓牢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夯实着全面小康的基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扎扎实实、落在细微处的一句承诺。”枞阳县委常委查晓强表示,枞阳县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靶心不变、力度不减,持续实施六大“万千工程”,以“四个一体化”工程为抓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记者 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