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首页>地方频道>铜陵>要闻

安徽铜陵:“舌尖非遗”变为“富民产业”

  初冬时节,正值铜陵白姜销售旺季。58岁的郎勤福今年收获约2000斤白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便全部售空。这几天,他趁着农闲在村里的生姜加工企业打零工。

  郎勤福所在的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金华村,有100多户农户从事白姜种植,种植面积超过160亩。“一般每亩地每年能收获2000余斤白姜,纯收入3万余元,大家都说这是‘致富姜’。”金华村村委会副主任佘世红自豪地说。

  铜陵白姜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为“铜陵白姜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金如林见证着这一“舌尖非遗”变为“富民产业”的跨越,种植规模更大、产品质量更高、品牌更响亮、附加值更高。如今,他在大通镇流转70余亩土地种植白姜,沿袭古法种植的同时,引入现代化机械,促进亩均产量提升10%左右。

  近年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铜陵市持续为白姜产业等特色农业“强筋健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铜陵白姜的栽培、加工和经营等活动予以明确和规范;举办白姜文化旅游月、评选白姜“姜王”提高知名度等。

  一些返乡青年人才的加入,为当地白姜产业振兴注入了更多青春力量。“90后”胡婷婷借力互联网和文创设计,创立品牌“山礼”,发展起姜酒、姜茶等多种新品。

  铜陵市白姜研究会会长李敬明表示,今年铜陵市白姜种植面积较去年增长12%,总产量超过4400吨,总产值达1.8亿元,初步形成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及白姜生态旅游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随着铜陵白姜知名度越来越高,上门求购的电话一年多过一年。金如林最近的电话便响个不停,他在忙着给全国各地的客户发货之外,还不忘和安徽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发新加工技艺。

  佘家贡姜厂内,新一季的姜种正在一间土墙瓦顶的“姜阁”里,按最古老的技艺,接受熏烤以保种催芽,等待来年春天播种,孕育新一季的丰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59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