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七个强省”建设,深度展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丰硕成果,12月4日至5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第四次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铜陵,十多家中央驻皖新闻单位、省直媒体的记者走企业看生产、走基层看变化,实地感受亳州市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年前的荒芜平地,如今已经“长”出成片钢结构厂房。采访团首站来到安徽得壹能源科技公司新能源锂电子动力电池项目现场,拔地而起的厂房让记者感到分外惊喜。这是落户亳州市的首个百亿级项目,目前项目一期5吉瓦时锂电池生产线已经投产。“经过15个月全力建设,今年9月28日完成了设备调试,11月29日完成样品下线,我们的项目就像新生儿一般茁壮成长。”在公司副总周晓忠的介绍下,记者们通过项目实景记录视频感受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走进生产车间,参观了现代化的洁净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前对铜陵的印象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这次来主要想看看在新发展阶段有什么新亮点。看完这个项目,就知道铜陵已在全新的赛道上高速奔跑。”江淮杂志社记者何丹表示。
流油的鸭蛋、咸香的媒鸭、鲜活的螃蟹……走进安徽蟹之都贸易公司,琳琅满目的土特产立刻吸引了记者们。2012年,方慧娟和爱人回乡创立公司,从刚开始销售大闸蟹到如今经营50多种农产品,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农产品种植、品牌孵化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企业,带动33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采访中,记者们认真倾听这位省人大代表的创业经历和感悟,重点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中的做法。
以铜立市,因铜兴市。集中采访期间,记者们还感受了一次铜金属的神奇之旅。在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高达15米的球磨机在轰隆声中作业,一批批铜冶炼产生的废渣经过一道道精选程序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在铜陵有色金威铜业公司,一块块铜锭被加工成一卷卷不同规格的铜合金板带材,发往国内外;在市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生动诠释了绵延三千年的铜文化;在铜官府文化创意公司,工人师傅正将铜丝嵌入铜胚,曾经被视为皇家珍品的景泰蓝如今走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每年要产生88万吨冶炼废渣,通过渣选工艺进行再次磨浮冶炼,可以得到8万吨高品位铜精砂,创造效益超过10亿元,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铜陵有色金隆铜业公司渣选车间,渣选课课长助理章鹏飞用翔实的数据向记者们介绍。“只有看到这些,才感觉自己真正到了铜陵,这是一座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来自新安晚报的记者吴永泉感慨道。
大江之上,长龙卧波。5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现场。滔滔江水之上,架设完毕的猫道南北“牵手”,两根1800多米的主缆索股通过猫道跨江而来,一根根缆索构成的红色桥体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大桥雄姿初现。“大桥建设到了什么进度?”“什么时候可以通车?”“大桥的建设会带来哪些影响?”媒体记者纷纷提问,并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的建设场景。
告别气势恢宏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采访团来到古韵悠悠的犁桥水镇,这是亳州市近年来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夜幕降临,记者们用心记录江南水乡的别样风情,实地感受亳州市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为期两天的采访中,采访团分别走访了一县三区,用笔尖记录发展,用镜头触摸变化,从项目招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真实感受到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创新活力十足的现代化幸福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