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产值逾84亿元,同比增长18%
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我市以历史积淀出的“老味道”升华为全产业链提升的“新气象”为目标,将豆制品产业纳入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一体谋划、一体推进,采取建设基地做优原料、搭建平台做大加工、加强合作提升产能、强化宣传做强品牌、发挥特色做强产业村镇等有力措施,全产业链打造百亿级豆制品产业。目前,全市已集聚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150家,年产能约35万吨,今年1-10月份全市豆制品产业产值达84.4亿元,同比增长18%。
在建设基地做优原料上,我市加大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力度,建设了500亩国家级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基地。用好中央、省财政支持资金,安排2210万元持续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单产提升行动。与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潘集区的祁集镇、架河镇各选定700亩土地,在八公山镇选择1000亩土地作为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与品种,通过示范片建设辐射带动全区大豆生产,实现优质大豆全程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广蛋白质含量为40%以上的大豆品种28个,占全市种植面积的97.2%。
在搭建平台做大加工上,我市以平台载体建设为抓手,推动全市豆制品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目前已建成八公山豆腐食品产业园、潘集区豆制品产业园两个豆制品专业园区。绿色食品产业专班将大豆相关产业作为“双招双引”的重心,先后开展了绿色食品产业专场对接会、“投资安徽行”专场活动、淮南绿色食品合肥专场推介会,今年以来,新增亿元以上豆制品相关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20.33亿元。
在加强合作提升产能上,我市持续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等高水平团队,加快建立豆制品科研平台、研发中心,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发展。指导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成功实施“特金科”项目,争取中央资金1000万元,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和产品质量。争取中央资金5400万元,对9家豆制品加工企业设备和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八公山豆制品公司、中国驰名商标重点企业淮南八公山豆制品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徽旺豆制品设备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
在强化宣传做强品牌上,我市全力推荐“八公山泉、玛瑙泉”等淮南豆制品参与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驻“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上海闵行区淮南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连续2个月在央视综合频道、经济频道、纪录频道品牌强国栏目宣传我市豆制品产业。引导大豆产品先后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食博会、进博会和上海农交会等大型展示展销活动,推荐我市豆制品走向长三角、走向全国。打造了“八公山泉”红油腐乳、玛瑙泉脆千张等爆款单品。“八公山”豆腐成功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是全省入选的9款“土特产”之一。据初步调查,淮南豆制品市场占有率约10%左右,其中单品“八公山泉”红油腐乳年产值6000万元,畅销全国,潜力巨大。
在发挥特色做强产业村镇上,我市以八公山镇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范本,立足于八公山豆腐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健康营养的特征,结合和美乡村项目,打造100亩豆制品加工专业园区、豆腐村民俗文化街区,建设石磨锅烧豆腐工坊、豆腐文化陈列馆,开发养生豆腐宴系列豆腐菜肴300余种,逐步实现生产加工和种植养殖、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为淮南豆制品产业探索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我市还着力推进豆腐产业与和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围绕吃豆腐、买产品、品文化,积极打造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该村豆制品产业规模占比达到88%以上,目前常年从事豆腐生产的企业达52家。
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