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法治保障不可或缺。我市深入实施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行动,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紧抓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聚力打造“亭满意”营商品牌,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输出法治智慧、注入法治动能。
找准“切入点”,筑牢新质生产力“法治基座”。出台全省首个关于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组织60余家企业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研究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谋好局。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建设,先后与沪苏浙等地签订法治协同合作协议,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合作联动,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政策标准,梳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文件317件。
抓实“着力点”,护航新质生产力高效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和开展数字知识产权“前置保护”试点,探索推进金融信贷赋强公证。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实地走访企业205家,撰写“法治体检”报告107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290条。建立公共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政策资金“一键送达”长效机制。一季度,“皖企通”滁州分厅上线发布政策服务“免申即享”服务事项30件,兑付资金3400余万元。
聚焦“连接点”,润泽新质生产力成长土壤。推进滁州特色“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印发《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创新实践多元化解协同机制。建成27家“枫桥式税务分局”,推进税费纠纷依法治理。开展“营商环境类”涉企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和商事纠纷专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558件。深化商会人民调解工作,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调解案件1471件,调解成功率9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