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和感恩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暑假,铜陵开展多样暑期公益班,让武术、书法、戏曲、音乐、汉服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让更多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儿心中生根发芽。
公益国学馆让优秀经典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们认真的听老师说着传统文化。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孩子们认真的听老师说着传统文化。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国学馆内老师和孩子们互动交流。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孩子们认真的听老师说着传统文化。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国学馆内老师和孩子们互动交流。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整洁的教室,墙上挂了一幅孔子画像,中间摆放了10多张小桌和蒲团,身着汉服的老师和学生席地而坐……8月3日,铜陵暑期少儿国学馆正式开课了,国学馆的创办人叫余徐刚,是铜陵市的一名普通居民,这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自己开办了公益性的暑期国学馆,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据了解,为了营造学习气氛,创办人不仅买来汉服行头,更是自己画图设计仿古桌子等,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伴随孩子一生,希望孩子在国学班上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
公益戏曲班唱响家乡戏
黄梅戏专业老师在市青少年宫向孩子们传授戏曲表演技艺。图片来源:铜陵文明网
戏曲学习。图片来源:铜陵文明网
参观戏剧文化博物馆。图片来源:铜陵文明网
7月11日,黄梅戏专业老师在市青少年宫向孩子们传授戏曲表演技艺。据悉,从去年3月开始,市青少年宫人数最多的一届公益少儿戏曲特训班正式开课。自此,每到寒暑假,公益少儿戏曲特训班都会开班,免费教孩子们学习黄梅戏、京剧等传统戏曲教育。学习之余,老师们还会带着孩子们在周边戏曲班学习“取经”,互动交流。据了解,公益戏曲班的开办让孩子乐于进来学习,培养少儿对黄梅戏的传承。同时,在假期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浓浓的黄梅戏的文化氛围和高超的黄梅戏专业教、学、演的水平,鼓励小学生唱响家乡戏曲,热情表达热爱故土,加深了孩子们对黄梅戏艺术的热爱。
公益少儿书法班弘扬传统书法艺术
孩子们练习书法。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孩子们练习书法。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孩子们的书法作品。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孩子们的书法作品。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今年暑假高温来袭,在铜陵•皖江汉魂堂书画院里,在80后书画院主人张汉天的指导下,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小学生们聚在这里练习书法,孩子们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临写书帖。有的临写楷书,结构严谨,笔画平正;有的临写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有的临写行书,气韵流畅,墨色生动。他们笔下的一个个汉字千变万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婉约清丽,或古朴浑厚,每个字都有不同风韵,让前来陪同的家长赞叹不已。
据了解,自今年以来,不少小学生告别各种补习班,涌入书法课堂,让书法艺术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潜移默化的培养了未成年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越来越多的公益书画课堂的开设,为青少年接触国学文化提供了便利。
公益武术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孩子们在学习武术。图片来源:铜陵文明网
8月5日,在枞阳县周潭镇东乡武术文化产业基地里,枞阳县东乡武术协会教练正在指导小学员们练习武术。据了解,东乡武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拳术之一,是国家体育总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枞阳县东乡武术传承人自发创办起公益武术班,在孩子假期之余,教孩子们学习武术,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利用校外课堂培育青少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成为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生力军,让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而为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些实事,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孩子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