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金山时雨”核心产区上庄镇余川村,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团队将4000株新选育的茶树良种正式移交当地,标志着绩溪县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迈出关键一步。这一由县校合作孕育的科技项目,为传统茶产业注入创新动能,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种质攻坚:三年磨剑破瓶颈。科研团队历时三年攻关,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破解传统茶种改良难题。2022年县校合作协议签署后,安农大李叶云教授团队深入海拔600米以上高山树林,系统筛选出具有特殊香型物质的200余株优异野生茶树单株。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技术,成功培育出兼具抗逆性强、适制性优的“金山1号”“石坵1号”等特色品系,为我县地理标志农产品“金山时雨”茶叶品质升级奠定种质基础。
圃纳万象:科技赋能活态传承。新建的3亩种质资源圃选址东接“金山时雨”核心产区,西邻绩谭公路快速旅游通道,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溪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有基础设施实现“科研+生产+文旅”三位一体功能,打造“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文旅融合示范点。圃内规划建设品种展示区、科普教育园和观光体验带,未来将实现科研数据监测智能化管理,打造皖南茶产业创新发展的“基因库”。
良种兴农:全链升级促增收。“每株茶苗都承载着科技助农的使命。”项目负责人介绍,示范种植基地将同步开展品系比较试验,建立从种苗繁育到标准化栽培的全链条技术体系。计划三年内筛选出2-3个适制金山时雨优质绿茶、红茶的特异性状品种。李叶云教授特别指出:“金山时雨”品系选育突破,将破解传统品种机械化采摘适配度低、经济效益受限等瓶颈,为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升级版提供种源支撑。通过保存优质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模式,既守住了“金山时雨”千年茶韵的文化根脉,又注入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动能,为皖南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绩溪方案”。
全域布局:构建茶产业创新生态。以资源圃建设为起点,绩溪县下一步将启动“金山种”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建设20亩标准化育苗基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攻关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智慧化管理等技术,力争到2028年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3000户茶农人均增收2000元。(周岱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