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星辰,对话宇宙,你不仅能看到30年前降落合肥的“庐江陨石”,还可以品鉴月亮致人间的“极致浪漫”,此外一睹“属蛇”的陨石明星风采。3月4日,记者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获悉,“穿越星际的宇宙信使——陨石”特展于近日在合肥正式开展,将持续至5月,上演独具特色的梦幻“星辰之约”。
激发公众对行星科学的兴趣
“2024 YR4小行星真的会撞击地球吗?”最近,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消息引发全球热议。
在人们对小行星充满好奇之时,为呼应安徽省打造“深空探测科创高地”的目标,激发公众对行星科学的兴趣,培育航天梦想,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于2025年2月-5月在合肥举办“穿越星际的宇宙信使——陨石”特展。
本次展览以人类对陨石的情感和认知过程为逻辑主线,展示人类通过陨石探索地外星球、保护地球家园的不懈努力和已有成果,分为初识、追寻、探究、守护四个篇章。
第一篇章“初识”为序篇,介绍中外历史文献中对陨石的记载和中外文明史上陨石与人居的关系。第二篇章“追寻”,主要分为陨石的来源、陨石的主要发现降落地、陨石的认证、收藏及和国内外发现的陨石集中展示四部分内容。
第三篇章“探究”包括陨石的分类、鉴定和辨识特征、陨石带来的地外信息等内容。第四篇章“守护”包括著名陨石事件、著名陨石坑、小行星防御技术发展相关内容。
展览不仅向公众呈现400余件全球发现的高质量陨石标本,同时包含人类探索小行星防御、守护地球家园的相关内容,为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2024 YR4”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话题提供科学解读。
“本次展览独具特色,刚刚开展便迎来了来自辽宁的中学生和北京的陨石爱好者。”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是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创开发的积极尝试,有助于实现全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超百件稀有陨石首次集结安徽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中展出一大批珍贵的陨石真品,跨越45亿年时空,从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古老陨石,到坠落地表的“星际信使”,全球100+种类、超百件稀有陨石首次在安徽集结。更有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等“宇宙碎片”,零距离感受地外奇迹。通过参观本次展览,市民能触碰星辰,对话宇宙。
比如,可以看到降落30载后,才获得国际命名的“庐江陨石”。1994年11月1日18时左右,在中国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附近发生了陨石坠落,村民听到空爆声并且目击火光,次日在稻田寻获重达10公斤的陨石。2024年10月,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协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陨石学会申报,该陨石获批国际命名“Lujiang",并被确认为目击型陨石。
月球陨石迄今总发现量不足700块,是科学家研究月球形成和演化的直接物质。月球受到小行星撞击后,岩石从月表飞溅出来,逃逸38万公里最终陨落在北非撒哈拉沙漠。这块天然心形月球陨石,就是月亮致人间的“极致浪漫”,如今也来到了合肥展出。
此外,能亲眼一睹车里雅宾斯克 —— 一个“属蛇”的陨石明星。2013年2月15日上午9点20分陨落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该陨石在次年的索契冬奥会被制作成珍贵的陨石奖牌赠予金牌选手。据研究,该陨石内部的球粒结构,犹如宇宙的时间胶囊,揭示早期太阳系起源和行星形成演化的奥秘。
实施“博物馆+”战略有益探索
踏入展厅的瞬间,宇宙已在身边流转。经过星际长廊,星际幻境中,演绎漫步宇宙的终极美学,参观者就是穿越寰宇的“时空旅人”。
来一段手可摘星辰的旅程,穿越历史,了解不同文化对星星的记载;遇见陨落在世界各地的数百颗星星;观察它们穿越星际时留下的特殊印迹……这里不仅是炫丽的世界,而且隐藏了宇宙的秘密,此外你还会感受到人类探索宇宙、守护家园的决心和努力。本次展览也是安徽实施“博物馆+”战略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利于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设计等跨界融合。
工作人员介绍,展览特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作为指导单位,小行星矿业为共同主办单位。小行星矿业是国内头部陨石标本及文化运营公司,提供展览所需400余件世界各地的陨石标本和文创产品。
同时,邀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陨石研究各领域的核心专家,指导展览内容策划,确保展览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展期中,还计划组织相关专家为市民和观众开展讲座直播活动。
合肥在线-合新闻 记者 吴奇 通讯员 张珊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