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黄山文旅融合的春日答卷


清明假期,黄山风景区天朗气清,奇峰云海间春意涌动,游客登高望远,感受“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壮美。 侯瑞东/摄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安徽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给全省上下带来巨大鼓舞。为持续深入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即日起,本报开设“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栏目,集中报道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最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近年来,黄山市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以“无界”思维突破传统文旅边界,拓展了“文旅+百业”的新空间,也打开了“百业+文旅”的新天地。

据市文旅部门统计,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全市各景区、度假区共接待游客99.31万人次,同比增长37.77%。这份“春日答卷”不仅是市场对黄山文旅“融”出发展新活力的认同,更是这座城市以山水为纸、以文化为墨,在“诗与远方”的命题下再次书写的生动实践。

文旅产品持续推陈出新

万木葱茏春光好,黄山揽客正当时。

清明小长假期间,新安江山水画廊人潮涌动,游船犁开碧波,载着赏春客穿行油菜花海,深渡镇凤池村新添的热气球系留飞行项目,让游客解锁高空视角俯瞰山水画卷;茅山岭下云海翻腾,花海星空下房车露营,黟县柯村推出“房车躺营”深度体验,带你沉浸式感受“皖南小桃源”的诗意慢生活;徽州区灵山村层层叠叠的梯田油菜花竞相绽放,引来游人如织,当地还推出草龙编织、鱼灯制作等非遗技艺互动项目丰富游客体验……

面对游客日益多元的体验需求,近年来,黄山市从供给层面不断迭代升级山水观光度假产品,培育开发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这个春季,全市精心策划“走花路”“踏春行”“话茶趣”“来躺营”“泛轻舟”5类春季文旅产品,并全域联动举办赏花踏青、摄影采风、非遗体验、亲子研学、运动休闲等近百场文旅活动,90个节点串珠成链,绘就一幅“处处是景、时时可游”的皖南春游图。

文旅产品的推陈出新,持续释放消费潜能。“今年,黄山市升级‘烟雨黄山 文旅惠民’促消费政策,将以最开放的姿态、最温暖的服务,诚邀四海宾朋。”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程燕说,一季度,黟县西递、宏村等景区推出万张门票免费送等优惠活动,全市共发放各类文旅消费券2761万元。二季度,我市计划通过黄山旅游官方平台发放价值1亿元的消费券,同时还将推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促消费活动,争取让在黄游客的每一程都物超所值。

场景焕新让体验再升级

在徽州区丰乐河畔的石桥村,投资千万元的“向云端·西西里秘境”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利用枫杨林、滩涂地等资源打造观光小火车、露营基地、秘境咖啡等业态。值得一提的是,石桥村与西溪南村还将通过游船、摆渡车等串联,形成8个主题打卡点的“古村秘境探幽线”。石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吴彪说:“每个空间都是旅拍背景板,旨在满足游客的情绪价值需求。”

这种体验式场景营造正在形成全域共振,如黟县雉山村将音乐会的舞台搭建在百亩油菜花海的中心,舞者踏春而舞,古筝弦音与交响乐交织回荡,千余名游客与村民在大自然中体验声与色的春日雅趣;如歙县徽州古城打破传统戏剧的演出模式,采用长轴线式的表演方式,在古建筑群的不同地点上演相应的剧情段落,让游客在行进过程中沉浸式体验。

从古村落活化到山水空间再造,从数字技术赋能到生态美学延展……黄山市不断优化布局、提升品质,推动各景区景点相互补充差异化发展,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从“到此一游”到“入戏太深”,全域联动的场景焕新在黄山结出丰硕成果:黟县、屯溪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黟县获评全国首个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徽州古城文旅街区、西递沉浸式夜游、花山谜窟沉浸式体验、太平湖水上运动公共服务中心体验合集入选安徽文旅新场景典型案例……全市以旅游业为牵引的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稳居全省前列。

跨界联动百业聚势共兴

从单一业态到复合生态,黄山用跨界思维书写“1+1>N”的融合方程式。

黟县整合中医疗养、文化民俗等资源,在潭口、南屏、古黄、打鼓岭4个试点村开发了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居康养产品。去年,9212名旅居客的足迹与16.5万元村集体增收数据,书写着“文旅+康养”的产业新实践。

3月15日,2025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与第六届黄山越野跑锦标赛在屯溪区同步开赛,800余名运动员在松涛竹海间沉浸式体验“人在画中跑”。以赛事为纽带,黄山市推出“越野跑+徽文化”特色体验,参赛选手可凭赛事证件享受17处4A级景区周三免票及“5折夜游新安江”福利,“跟着赛事游黄山”成为文旅体融合的鲜活注脚。

3月21日,千名学子手持自制鱼灯,在歙县棠樾牌坊群舞动“非遗长龙”,这场山水间的“研学课堂”带动景区客流、周边民宿、餐饮等预订量明显增长。

连日来,《神鱼幻龙》《报恩小福宝》等微短剧在黄山相继开机。微短剧产业的发展,撬动了影视与文旅的融合,催生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新风尚,全市影视产业营收破亿元。

从“文旅+”到“+文旅”,黄山文旅产业边界不断延伸。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产业思维,培育发展六大高端服务业,推动农文旅体康商跨界融合,多个领域在徽州文化的根系上嫁接出跨界融合的果实:黄山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康养20强,获评“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2024年度活力之城”。

当新安江的热气球载着云海与春茶对话,当研学少年的脚步叩响古村落的智慧密码,当星空营地的篝火点燃银河的呢喃,当古村落的马头墙映照镜头流转的辉光……黄山市以实践证明,当“无界”思维突破传统文旅边界,当“诗与远方”真正融入百姓日常,文旅产业便不再是孤立的风景线,而是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