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侨办主办、市华侨事务中心、普陀区侨办、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相聚上海共逐梦想”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沙龙第二站于苏州河畔举行,来自全市各区人工智能领域侨界专业人士、新侨创新创业人士及归国留学人才齐聚一堂。普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魏静,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徐焕之等出席。
普陀站沙龙主题紧扣当前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领域,并与市华侨事务中心的经典品牌“海友荟”新侨创新创业分享沙龙深度结合,充分彰显了侨界人才的专业实力、新侨海归的创新活力,更凸显了普陀在产业发展中的引才引智优势。
人工智能时代,抓住产业机遇与挑战
在沙龙的跨界多元论环节中,人工智能及电子信息领域的行业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分享。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模型生态负责人许劭华首先为观众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目前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她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并不真正理解这个世界,而随着人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如何在未来提升逻辑推理和推断能力,将成为一大挑战。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普陀区侨联主席吕岳则将目光聚焦于智能制造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观众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生产装配、物流分拣、芯片制造、内容生成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表示持续对新的大模型方法的关注与实践。
现场来宾对专家的分享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创新集结号,寻找下一个科技独角兽
在侨创相对论环节,三名新侨创新创业代表人士通过项目路演形式,展示了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项目。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数据科学硕士、艾库尔科技合伙人周强带来了专注于营销场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AI技术赋能传统企业。
上海智康加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培麒展示了专门为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上肢活动障碍人群设计的康复机器,目前产品已经在医院,社区和家庭多个场景得到应用。
苏州“狮山科技”领军人才杨昊带领的深度新能源项目团队则是展示了利用自研的HAIR+AI方法,开发适用于锂电池电解液配方的快速,高精度,全自动化的理论设计与预测解决方案。
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海归青年一代创业者们的智慧与才华,更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来自普陀国投、青松基金、360安全、科迦孵化器的评委从产业发展、项目前景、技术亮点、网络安全等多个角度对项目进行深入点评,首先对项目从创新、应用、团队和前景角度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建议,希望创业者们更多思考自己的优劣势,并找到真正能够商业化的模式和选择。
在沙龙的参访环节,嘉宾们共同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儿童脑成像中心进行参观,了解教育究竟如何重塑人的大脑,从脑科学的角度探讨儿童发展问题,中心专注儿童脑智发育与开发领域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普陀区有关职能部门、华师大有关负责人到场出席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