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安徽的“国际范”如何养成?

  近期,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安徽主题日活动上,“理工男”奇瑞人气爆棚,不仅西班牙、澳大利亚、南非等十国外交官在内的3000多名海外友人参加展台活动,更有2000多位海外合作伙伴直接来到奇瑞芜湖总部。

  表面上看,这是奇瑞的“国际范”,细细品味,背后是个越来越“国际范”的安徽。

  “Made in Anhui”的汽车、太阳能光伏畅销国外……近年来,安徽经济快速增长,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国际范”越来越足。今年一季度,安徽实现进出口1890.8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国第10、中部第1位;对外投资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实际到位外资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安徽的“国际范”如何养成?着眼细节,就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

  合肥中欧班列加密运行班次;芜宣机场获批临时开放,开展货运业务……这些开放通道建设,构成安徽对接国际市场的基础支撑。依托智慧海关建设,“联动接卸”“直装直提”和“离港确认”三项改革在安徽省内水运口岸全覆盖,让本土企业“走出去”越来越便捷。

  高水平“走出去”,更要高质量“引进来”“稳得住”。安徽围绕外资企业和外向型企业的需要诉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上门服务等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安徽省外贸促进政策30条”“安徽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18条”等政策措施。大众汽车等企业投资的持续加码,就是安徽外资吸引力提升的鲜活例证。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安徽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上,仍有进步空间。

  比如,提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常都会说到“三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相较于前两者,“国际化”有更加直观的评价标准:区域内有多少外资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有多少?海外人才有多少?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安徽开放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外资引入少,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亟需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

  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不沿海,不沿边。这也决定了,安徽只有持续在国际化营商环境下功夫,锻长补短,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才能更具“国际范”。

  首先,对标国际一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树立国际化视野。尤其是外资外贸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必须清醒认识到,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紧紧拥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才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正视自身与世界前沿水平的差距,把握新需求、新变化、新趋势,对标国际惯例、通行规则、通用标准,有的放矢地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体系。

  比如,不久前,世界500强企业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安徽。这是近9年来,渣打银行首次在国内新开设省级分行。未来,可以充分利用渣打在全球化网络布局和金融服务等优势,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全球供应链。

  最后,利用好安徽自贸试验区这一制度创新高地。自贸试验区是推动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合肥、芜湖和蚌埠三大片区应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主动突破,试点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不断放大其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安徽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提升。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国际范”源于安徽一直用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跨越山海,奔赴世界,安徽步履不停!(撰稿:张彩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03
收藏
分享